5月29日,第六屆“藍廳論壇”聚焦上海合作組織北京峰會。圖為“藍廳論壇”現場。本報記者 劉歌攝
上海合作組織北京峰會6日至7日召開。峰會前夕,在外交部舉行的“藍廳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在推動國際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進程中堪稱典範。這一區域合作的新模式,將引領新時期國際關係的發展方向,並對世界産生積極影響
合作機制日趨完善
劉古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北京峰會是上海合作組織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將首次以構建和諧地區為主題發表政治文件。這個政治文件將系統地探索“上海精神”和對重大國際問題的共同立場,對國際關係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本次峰會就上合組織未來發展方向作出全面規劃。這個規劃將鞏固互信、維護安全、促進發展、改善民生、加強交流確定為未來優先合作方向,這將極大地提升組織的凝聚力。
峰會首次將聯合預警、危機處置、護僑撤僑等措施納入上海合作組織法律範疇,這是上合組織建設的重大突破,將大大地提高該組織聯合應對危機的能力,使上合組織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作用更加凸現。
上合組織創建了新世紀區域合作的新模式,它所倡導的“上海精神”引領新時期國際關係的發展方向,對世界的積極影響將會日益顯現。
維護安全卓有成效
季志業(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峰會將批准《上海合作組織關於應對威脅本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事態的政治外交措施及機制條例》(簡稱“應急機制”),這是上合組織在安全領域加深務實合作的標誌性文件,成員國的安全合作又將上一個新臺階。
“應急機制”的形成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以合作求安全理念的進一步實踐。曾幾何時,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勢力利用中亞地區新獨立國家立足不穩之機,頻繁挑起事端。在此背景下,1996年,哈薩克、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在邊界談判基礎上形成“上海五國”機制,推出“合作求安全”的理念,通過談判解決邊界爭端,並在邊境地區相互裁軍和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這種新型的互信關係推動各國展開更密切的安全合作。
2001年6月15日,“上海五國”及烏茲別克在上海宣佈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首屆元首理事會就批准了《關於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旗幟鮮明地打擊“三股勢力”。2004年6月上合組織地區反恐機構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幹正式啟動,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國防、執法、司法等部門領導人還定期會晤,磋商地區安全形勢及應對措施。
自2002年以來,上合組織連續組織了8次聯合軍事演習及7次聯合反恐演習。這些演習活動不僅有效增強了成員國軍隊和反恐力量的協調與配合,而且對地區“三股勢力”構成了強有力的威懾。
上合組織清醒地看到,保障地區安全不能僅靠防範措施,更需要綜合治理。10多年來,各成員國之間在領土、主權等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上相互予以支援,不給“三股勢力”可乘之機;密切開展經濟合作,不斷擴大相互投資,發展交通通信等領域的互聯互通,促進相互間貿易;在國際舞臺上共同發聲,反對外部勢力對上合組織成員國發展模式和治國理念的無端指責和干涉;建立觀察員國、對話夥伴機制。
在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共同努力下,地區安全形勢明顯改善,相對穩定的安全環境又促進本地區的投資、貿易、就業增加,保障了經濟增長。
經貿關係獨具優勢
孫壯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上合組織的經濟合作關係到上合組織是否能夠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關係到上合組織是否具有持續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所以經濟發展對上合組織的未來至關重要。上合組織框架內的經濟合作擁有一系列優勢,如地緣優勢,成員國都是相互臨近,開展雙邊經貿合作便利;文化優勢,成員國之間有共同的合作理念;政治優勢,成員國之間能夠相互理解、相互支援,包括對國際問題、國際合作有一致或相似的看法;發展優勢,上合組織成員國都處在轉型期,經濟發展的勢頭非常強勁,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從上合組織經貿發展情況來看,前11年取得了許多階段性成果,包括啟動了一系列會議機制,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合作文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區域內銀行和企業間的合作搭建了平臺,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成立了實業家委員會、上合組織銀聯體,促進了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交流,為上合組織的未來發展創造了條件。
新的10年應該是上合組織開展經貿合作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有很多便利的條件,如成員國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彼此間合作意願不斷增強,這都為進一步深化多邊經貿合作營造了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