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普京採取法律舉措助力新征程 注重中俄關係基礎

時間:2012-06-05 11:04  來源:法制日報

  頒布總統新令兌現競選諾言

  重歸克里姆林宮後,面對新的形勢,“政治強人”普京及時應變,為自己的執政風格添加了更多民主與法治的色彩。在新的任期中,他表示將加強俄羅斯民主建設,修改了地方長官選舉法,由中央任命改為地方民主直選,新法將於2021年6月1日正式生效。

  5月7日至今未滿一月的短短時間內,“新任老總統”普京還簽署了一系列總統法令:在政府機制改革方面,普京提出創建行政法院制度,以聽取公民對國家的投訴,保護公民對國家的問責,並將在最容易發生腐敗的領域,如國家採購、公用事業、道路建設等部門,創建一個公民監督國家活動的有效機制。在國家管理上,普京在以前國情咨文中多次提出國家機關職能理念,在普京看來,國家工作人員的屬性是為公民的服務性和社會責任性;人民的屬性是俄羅斯創造財富的源泉,繁榮的動力。在2006年的國情咨文中,普京強調,國家的威信不是建立在政權的為所欲為,趨炎附勢上,而是建立在法律公正和嚴格執法的基礎上。

  所以,這次當選後,普京的要務是要求政府制定改革措施,提高服務效率,接受社會監督,為此,他提出兩項硬性指標,即2018年前公民對政權的滿意度至少要達到90%,電子網路滿意度為70%以上。2014年地方政府對企業生産商務經營活動管理規定將大幅消減,服務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在2015年前政府對社會服務要實行“一站窗口式“服務。

  普京就職後簽署的首批總統令中還提到加強公民參政議政問題。要求政府在9月1日前提出立法倡議,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在網路上諮詢時間為60天,在此基礎上形成俄羅斯公民社會倡議,如果社會公民網路簽名在10萬以上,可以作為立法參考。2013年7月15日前,政府資訊庫應在網路公開,通過對權力部門和法律執行情況的評價保障社會機制的健康發展。此外還規定,2013年1月1日前要制定出評價標準,提高公民對司法的參與,比如一些會議要進行現場直播,通過媒體的報道讓社會週知。

  推動法治進程也是普京關注的方向之一。他責成政府2012年12月前起草並按規定程式向議會提交關於對違反俄聯邦移民法行為加大追究行政和刑事責任的標準法規草案。

  在經濟領域,他要求政府在今年年底以前向議會提交關於改善商業環境、保障投資人權益的所有法律修正案。此外,他希望議會在今年6月通過國家預算草案。

  注重俄中關係發展法律基礎

  在俄中雙邊關係中,普京十分注重兩國關係發展的法律基礎。

  二十多年來,中俄建立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兩國關係友好穩步發展。可以認為,普京是這一關係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正是在他首個總統任期內,2001年《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訂,成為發展奠定中俄雙邊關係堅實的法律基礎。

  他還十分重視中俄兩國的國際合作。雙方通過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等方式攜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在聯合國和安理會討論重大問題時協調立場,採取一致行動,以維護國際正義,防止一些國家打著“人道主義”旗號恣意踐踏國際法,動輒以武力威脅他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

  同時,中俄兩國相互配合,採取各類斡旋措施,力爭以和平方式解決當前國際熱點衝突,避免爆發內戰和區域性局部戰爭。在近些年,中俄雙邊的戰略協作日益密切。兩國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內保持密切溝通和協作,為世界和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貢獻。

  普京強調“法制、穩定、民主、反腐、強國”的治國強國方略,贏得了俄羅斯民心與民意。現在多數人認為,俄羅斯需要的是改革,而不是巨變,不是“向左走”,也不是“向右靠”,而是普京所説的闊步“向前行”!(記者 朱冬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