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國要“再平衡”什麼?

時間:2012-06-04 08: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6月2日,美國防長帕內塔在第1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美國對亞太的再平衡》演講,重點談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作用以及如何推進“再平衡”的新軍事戰略。尤為引人關注的是,六成海軍力量要部署到亞太地區。

  今年1月出臺的美國新軍事戰略,宣稱美國戰略重心向亞洲轉移。但此表述引發國內外爭議,認為“轉移”一詞歧議太大,隨即改為“再平衡”,意在強調美國從未離開亞太地區,只是在伊、阿兩場戰爭後,對關注重點的重新調整。

  那麼,美國要“再平衡”什麼?

  首先是歐亞地區戰略的平衡。即認為歐洲不再是美國的戰略重點,亞洲已經取而代之。帕內塔説,今後五至十年,美國將繼續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將更大比例的部隊部署在該地區。此前,他在美國海軍學院2012年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要求該學院畢業生“保持並加強美國在廣闊的亞太海域的力量”。

  其次是軍事戰略的平衡。即更加注重海軍和空軍,到2020年前,美國海軍力量將改變目前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五五開”的部署格局,將60%的戰艦部署在太平洋;大部分巡洋艦、驅逐艦、潛艇與瀕海戰鬥艦部署在太平洋,航空母艦數量增加到6艘。帕內塔説,除數量外,美國還要在太平洋部署更先進的高科技潛艇與戰艦,以及新的電子戰設備與通訊系統等,以提高品質。

  再次是部署方式的平衡。即不再像冷戰時期那樣建設新的大型的永久性基地,來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而是與盟友及夥伴國協作,通過接受臨時任務,參加聯合軍演、訓練和行動,確保夥伴國提供港口、機場和其他設施供其使用。這種做法更加經濟實惠,花費少成本低,夥伴國的政治反對相對較小。

  明眼人都看得出,在各種“平衡”之中,美國正將亞洲裝修成表演場,以展示肌肉,上演“健美秀”,以不斷增長的軍事存在為特徵的“再平衡”,無疑將打破該地區原有平衡。

  其實,各種“平衡”之外,美國還需要考慮另一個“再平衡”,那就是擴軍與加強美亞經貿關係之間的矛盾。與“緊縮歐洲”及其他地區相比,亞洲經濟蓬勃發展,是最具活力的增長區。美國急需提升亞洲在美國對外經貿戰略中的地位,以便擴大對亞洲地區的出口,增加國內就業,分享亞洲經濟增長的紅利。

  如果在亞洲地區揚幡招魂,製造緊張,顯然不利於美國的“出口倍增”計劃。但事實上,以霸權為目標、以軍事為導向的“再平衡”,極可能侵蝕該地區過去30多年來的和平與穩定,以及亞洲各國之間業已建立起的互信互利,從而給亞太帶來“再緊張”、“更緊張”。

  在亞太,中國是美國繞不開的話題。帕內塔説,亞太地區穩定的關鍵是美中兩軍共擔安全責任,促進亞太和世界和平,美國願意與中國加強防務合作,開創一個新時代。我們聽其言,更要看其行。

  中美如何在亞太相處,涉及中美兩國人民的福址,更關乎亞太的和平與繁榮。中美應共同向亞太地區提供“負責任的公共産品”,而不應拿“再平衡”去“平衡”對方,“平衡”亞洲和世界。反之,將落入“再平衡”的陷阱,為本已不平靜的亞太添亂,並將有損自身利益。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