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據表明伊朗人沒那麼做”
美方搜集到的情報表明,伊朗雖努力推進鈾濃縮,卻沒有決定研發核武器,沒有實施研制核武器的一些關鍵步驟,如設計核彈頭。
按照美國一名前情報官員的說法,不是缺少證據,而是“有證據表明伊朗人沒有那麼做……一些必不可少的步驟沒有實施”。
白宮認為,伊朗領導人沒有決定研制核武器,即使決定研發,至少需要一年時間完成。《華盛頓郵報》援引一名美國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高級官員的話報道稱,即便在最壞情形下,即伊朗6個月內造出核武器,美方仍有足夠的時間應對。
伊核談判應在下周舉行
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加上德國已經與伊朗原則上同意于近期召開P5+1會談,以再次尋求外交途徑解決伊核危機。但近期伊朗與歐盟在會議選址問題上的分歧,有可能導致計劃于13日召開的會談推遲。
伊朗與6國于上月底確認,將于4月13日恢復已中斷1年多的伊核問題談判。伊方當時提出把會議地點設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但未得到西方國家的立即回復。而上周西方國家同意這一選址後,伊朗又突然改了主意,提出把會談地點改為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或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西方國家對此表示反對,轉而提出挪威、瑞士、奧地利3個國家作為備選談判地點,但為伊方所拒絕。
有分析指出,伊朗這番動作可能出于兩個考慮:其一,故意拖延時間,或為談判作更充足準備,或在核設施“清除證據”,更悲觀者認為伊朗可能是要通過和談為其核能力進展爭取時間。其二,不滿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一直支持敘反對派,並要求巴沙爾下臺。雖然3月28日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在伊朗與伊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舉行了會談,但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分歧依舊。
據伊朗法爾斯通訊社8日報道,伊朗和6國已確認在伊斯坦布爾舉行新一輪伊核問題談判。若談判有進展,有關各方會在巴格達再次舉行談判。
法爾斯通訊社援引未透露姓名的外交官的話說,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副秘書巴蓋里和歐盟高級官員已同意于下周舉行伊朗與六國間的談判。
這一報道目前尚未得到6國證實。
“伊朗避免戰爭的最後機會”
近半年來,隨著伊核能力的不斷進展,有關以色列通過“軍事手段”解決伊核問題的陰雲籠罩著中東地區。伊朗與美、以等西方國家在軍事威脅與反威脅上反復博弈,局勢日趨緊張。美方專家認為,這次P5+1會談“也許是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核問題的最後機會。”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訪問沙特等海灣國家時指出,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窗口“不會永遠敞開”,近日重啟的核談判是“伊朗避免戰爭的最後機會。”
她說:“很快就會清楚,伊朗領導人是否準備就其核計劃展開嚴肅和可信的對話。現在是讓伊朗領導人作出正確選擇的時候了。我們將會看他們是否已準備好這樣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伊朗尋求和平解決核問題的窗口不會永遠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