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百余國家代表齊聚倫敦討論“壓力之下的地球”

時間:2012-03-27 11:07  來源:國際在線

  “壓力之下的地球”國際會議26日開始在英國倫敦舉行,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各界代表齊聚會場,討論地球目前所面臨的資源、人口、糧食等方面的壓力,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次會議預計進行4天,第一天討論的主題是地球的現狀。與會代表通過大會發言、小組討論、專題交流等方式,充分交換意見。阿根廷科多巴國立大學教授迪亞茲女士在談到地球生態係統現狀時總結說:“有一點已經很清楚了,那就是不管是按突變性的後果來說,還是按其功能來說,生態的結構都在惡化。還有一點也很清楚,就是即使壓力立即得到釋放,很多生態係統是我們不能夠自然而然地恢復到以前那種狀態的。所以,要想解決全球生態係統惡化的問題,一些生態係統需要我們重新恢復它的功能性,另外一些已經越過了‘不可返回點’的生態係統,也許需要讓它繼續發展到新的形態,也許就和之前的形態完全不同了。”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吉登斯從人類面臨的政治和經濟挑戰出發,介紹了各國在應對氣候變化等緊要問題上的做法。他強調說,在全球化時代,必須通過地區、城市、國際組織之間的互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不能忽視各國政府應起的作用。

  吉登斯說:“在民族國家的國家層面上,由于這個世界的互動特性,聯合國已經失去了它原先還頑強具有的影響力。所以我們不得不去看一下過去十六、七年里各個國家、國家集團和地區性協議,比我們做得要多。那些大的發展中國家作為領袖國家,也許能夠發揮顯著的作用,這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你們知道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不願承擔責任。對我來說,特別是中國、巴西可能能夠為整個國際社會承擔起重要的領袖作用,這是一個積極的動態。”

  “壓力之下的地球”會議是今年6月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前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共同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科學政策與能力建設的官員布里托女士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會議的時機非常重要。

  布里托說:“因為我們面臨著巨大的、龐雜的挑戰,它們相互聯係,異常復雜,是單靠社會的一個方面無法解決的。我們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一個平臺來討論這個問題了。我們希望這會成為包括科學、決策、產業和社會界綜合性的一個對話。我們確實希望,在4天過後,它不僅能夠喚起緊迫感,也能找到積極的解決方法。因為這次會議還是一個關于行動的會議,它還意味著一種承諾。”

  在談到這次會議的討論能否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產生積極影響時,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教授利弗曼女士顯得很有信心。

  利弗曼說:“為了讓我們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們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發布了‘政策文件’。我們確實試著用4頁紙總結20年的研究成果,這對科學家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希望這一‘政策文件’在未來幾周里能夠在人們之間流傳,而且出席這次會議的人和組織里約會議的人聯係也是非常緊密的。”(記者 張哲)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