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日本民間報告稱福島核電站勇士或非自願留下

時間:2012-03-02 1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近日公佈的一份報告稱,日本去年3月大地震引發核泄漏事故時,首相官邸反應倉促混亂,未能有效發揮作用。對有關堅守崗位的福島勇士可能是被強制留下來的報道,該調查機構主席稱,核電站全職工作者很可能“被要求必須留下來”。福島勇士留下非自願?這一問題再次引起輿論關注。

  核事故時首相官邸反應“手忙腳亂”

  日本民間調查機構“福島核事故獨立驗證委員會”2月27日匯總報告稱,核事故發生時首相官邸的應對“手忙腳亂、無謂的混亂提高了情況惡化的風險”。

  報告指出,面對核能災害對策指南中未能預想到的地震與海嘯這一雙重打擊,日本首相官邸越級承擔了原屬於各省廳及相關企業的職責,但基本未能發揮任何作用。

  根據該報告,坐鎮官邸的決策組政要就這一情況紛紛指出,“(好像小孩踢足球一樣)注意力過度集中于一點上”、“臨場隨意”。此外,時任官房副長官的福山哲郎就災害對策表示,“當時並不了解詳細的對策指南內容,相關工作人員也沒有給予説明”,決策組成員欠缺相關基礎知識。

  報告中還提及了菅直人的危機應對方式。菅直人在電源車安排問題上作出“在哪有幾輛,告訴我”等詳細指示,一方面發揮了自上而下實施管理的強硬個性,另一方面卻對團隊指揮系統中的資訊持有懷疑,依賴個人顧問的意見。

  福島核事故發生第二天,即去年3月12日下午,1號機組的反應堆廠房發生氫氣爆炸。然而,由於無法確認情況,時任日本官房長官的枝野幸男在資訊空白的情況下召開了記者會。記者會上,其回答自始至終含糊不清。據枝野透露,“再沒有比那時更艱難的記者會了。”

  報告還介紹稱,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曾將一份名為“核能設施遇襲可能性”的文件提供給日本,該文件以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為契機制定。此舉本可以促使日本加固核電站防護措施,並可能有助於核事故應對,但日本政府錯失了良機。報告指責稱“這是管理當局無所作為的重大體現”。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