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美國成功研制激光制導子彈 可自動鎖定目標(圖)

時間:2012-02-23 10:48  來源:解放軍報

  美軍用于發射智能子彈的XM25來福槍

  先天不足難克服

  雖然這種激光制導子彈目前已測試成功,結果也令人歡欣鼓舞,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就連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負責人也不得不承認,目前存在的最大挑戰是這種子彈科技含量大,造價過高,從而導致研發經費投入不足。

  另外,還有專家表示,這種激光制導子彈的殺傷力不強。其初速僅有2400英尺/秒(約732米/秒),與標準的軍用速度還存在差距。同時,由于其自身沒有持續動力,一旦在飛行過程中改變前進方向,勢必會消耗部分動能,這樣其殺傷力與未制導的子彈相比就弱了很多。

  談到其先天不足,還有人指出,這種激光制導子彈需要與激光指示器一同使用,必然會造成其適用性受限,不可能做成常規武器大規模裝備部隊使用,倒很適合特種部隊、狙擊手等使用。有專家稱,如果直接採用激光束指示目標,那麼引導員就很容易暴露。如果提前在目標上設置指示點,無疑會增大行動的困難係數。由此看來,激光制導子彈想要在未來戰場上叱吒風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延伸閱讀

  新概念子彈大觀

  1.智能子彈

  美軍于2010年首次在阿富汗戰場上使用新型XM25來福槍發射,其內部裝有智能芯片,可接收無線信號,發射後由預定程序控制在飛行到一定距離時引爆。

  2.無殼子彈

  “無殼”是相對常規金屬彈殼來說的。它通過在發射藥中填入高可燃性粘合劑,並以此為包裝,將發射藥壓成火藥柱,彈頭和底火分別嵌在火藥柱兩端。

  3.液體子彈

  液體子彈,不是說子彈為液體,而是指發射藥為液體。射擊時,靠槍支上的壓縮泵將液體發射藥注入燃燒室後擊發彈頭。其特點是彈藥較輕,有助于減輕武器係統的重量。

  4.多頭子彈

  多頭子彈,顧名思義就是一發子彈具有兩個或多個相似彈頭,一次發射數個彈頭(一般為3∼5個),相當于同時發射了幾發子彈,能顯著提高火力密集度。

  5.空爆式子彈

  該子彈由美國陸軍研制,特點是可在掩體中的敵兵頭頂上爆炸,噴射致命的金屬碎片,使其無處藏身。子彈內部有電子引信、可跟蹤微光及熱輻射的傳感器,可在夜間使用。

  6.增強型子彈

  美國海軍陸戰隊2010年開始在阿富汗戰場使用,學名為“特種作戰科技彈藥”(SOST),最大特點是採用開尖式設計,並配有一個鉛核,使得彈頭威力更大、射程更遠,號稱“障礙物無效”,也就是說,在穿透玻璃、牆壁等障礙物後,命中精度及殺傷力仍然很高。英軍研發的綽號為“骯臟哈利”也屬于該類型子彈。(李旭光 何旋 王國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