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希臘財稅改革迫在眉睫 社會態度不一前景堪憂

時間:2012-02-20 10:27  來源:經濟參考報

  破産邊緣的希臘迫切需要財稅改革,但希臘政治家卻左右搖擺,遲遲不見行動;而在雅典街頭,大規模民眾抗議不斷,甚至引發嚴重流血事件。這充分表明,希臘社會對改革的態度是分裂的,或者説,在普通希臘人眼中,當前以緊縮財政為中心的改革出現了“污名化”。

  改革,本應是希臘經濟的希望所在。至少在德國等歐盟主導國家看來,希臘只有厲行緊縮,方可能徹底擺脫債務危機,並有朝一日重拾經濟增長。畢竟,希臘現在的負債率高達GDP的160%,屬於不可持續的狀況,如果不改革,國家破産,民眾遭殃,當然,整個歐元區也會深受拖累。

  但對普通希臘人來説,現在的改革,卻是與負面消息緊密相連的。比如,為了獲得國際社會的第二輪救援款1300億歐元(約合1700億美元),希臘被迫同意進一步削減33億歐元(約合43億美元)的政府開支,具體來講,希臘私營部門最低工資將降低22%,養老金支出降低3億歐元(約合4億美元),此外,政府還須裁減1.5萬名公務員。

  希臘經濟陷入衰退已有三年,失業率超過20%,其中,一半的年輕人沒有工作,相當多希臘人的錢包已在前幾輪緊縮中大幅縮水。新的一輪緊縮更涉及被認為是救命錢的養老金等民生項目。既然改革成了“砸飯碗、削工資、增稅收”的代名詞,也就難免希臘人會對改革充滿怨氣。

  更讓普通希臘人憤怒的是,他們成了改革的最大犧牲品。希臘富人也受改革影響,但還不至於陷入拮據;既得利益者盆滿缽滿後,則可能早將鉅款轉移到國外;無能的政客則甩甩袖子離開,還不大可能遭到追究。所以,對政府新的大規模“開源節流”舉措,不少希臘人就憤怒回應:政府應去查查腐敗分子、明星巨富的賬戶,而不應打那些為生存而掙扎的小老百姓的主意。

  如果能居安思危,即在經濟狀況較好的條件下,審時度勢進行改革,民眾雖小有不滿但不至於激烈反對,或許希臘就不會陷入嚴重危機。希臘債務危機爆發已愈兩年,在這兩年中,如果希臘政治家有足夠的勇氣和承當,雖會遭遇較強烈的反對,但希臘仍有望通過改革避免危機惡化。但可惜的是,基於社會對緊縮政策的普遍不滿,以及希圖通過博弈獲得更多國際援助,希臘政治家更多是以拖待變,雖承諾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很多改革不過是一紙空文。

  於是,希臘危機就陷入惡性迴圈,越拖延改革,危機越嚴重,改革矯正的力度就須越大,民眾反感就更加強烈。隨著希臘將在四月份迎來大選,精明的政治家更不敢貿然“痛苦改革”,因為這種傷及民生的改革,某種程度上就是政治自殺。

  但鴕鳥態度顯然無法長久,因為希臘危機已沒法拖下去了。為迫使希臘推進改革,德國等國不斷加大壓力,甚至放出不惜讓希臘退出歐元區的狠話。債主勒緊繩索,希臘除了勒緊褲腰帶別無選擇。但這種外來的大棒,在某種程度上又加劇了希臘人對改革的反感。

  在很多國家,改革也罷,變革也罷,革新也罷,基本都是作為褒義詞,預示著更美好的未來。但在希臘,滯後的改革導致了危機的不斷累積,最終使改革成了許多人的噩夢,政治家也在民意裹挾下進退兩難。這是希臘的悲劇!但不管希臘社會有多麼不滿,改革還必須進行,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就坦陳,如果陷入無序違約,希臘將面臨失控的經濟和社會困難,“希臘將被拖入衰退、動蕩、失業、長期痛苦的漩渦,退出歐元區也近在眼前”。因為不改革,希臘將只會是死路一條。(劉洪)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