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10月11日,利比亞蘇爾特,卡扎菲的畫像在戰火中受損
聚焦戰事熱點
接下來,我們對世界範圍的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依次羅列。
熱點一: 敘利亞
眾所週知,敘利亞國內動蕩跌宕起伏地延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其動蕩會不會引發外界大規模的武力干預,從而導致戰爭,是我們在2012年必須給予高度關注的問題。因此,敘利亞國內形勢的演變熱點最高、最受關注。
熱點二:伊朗
2011年,特別是下半年,美國提出所謂“伊朗暗殺事件”;伊朗擊落美國RQ-170無人偵察機的報道;伊朗組織一系列大規模軍事演習,所有行動都使原本就處於溫度居高不下的伊朗接近臨界狀態。
如果在伊朗地區爆發一場以美國主導的大規模戰爭,那麼這場戰爭的規模和影響絕不會低於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
有時,戰爭的規模、影響越大,主導者投入這場戰爭所需考慮的問題就越多,從而,領導者做出決策往往也會越謹慎。這與伊朗本身的力量是密切相關的。
在美國整個的棋盤戰略中,伊朗的戰爭潛力要遠超伊拉克、阿富汗,甚至敘利亞等熱點地區,美國的顧忌可能也會更多一些。
2011年下半年伊朗的一系列行動很大程度上加強了伊朗軍隊的威懾力,使其現有或潛在的對手需要更加謹慎。綜上,我認為伊朗的戰爭熱度應排敘利亞之後。
熱點三:朝鮮半島
2011年底,朝鮮領導人金正日的去世給朝鮮半島未來的形勢投下了不小的變數。期間,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周邊國家和一些有影響力的大國紛紛表態,希望朝鮮能夠平穩過度,這多多少少給大家帶來了一絲和平的希望。因此,朝鮮半島總體的熱點溫度排名在敘利亞、伊朗之後。
熱點四:南海地區
圍繞著南海問題,雖然爭吵不斷,但要訴諸武力解決問題的動力並不是特別強,更多的是爭端對抗的狀態。雖不像媒體報道的那樣危險,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海問題最危險的情況就是外界來的干預。
熱點五:恐怖主義、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
儘管美軍已經從伊拉克撤軍,並計劃從阿富汗撤軍,隨著本拉登被擊斃,美國似乎想為反恐戰爭畫上一個句號。但是這樣一個延續時間漫長的重大事件,不可能在短期立即結束。
無論是恐怖主義襲擊,還是伊拉克、阿富汗國內局勢的演變,應該説在2012年依然是一個不定的因素,並且隨著進一步發展有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軍事衝突。
影響範圍從短期來看可能是局部的,但是從長期的演化來説,也有可能引發新的恐怖主義戰爭。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希望能夠看到一個更加和平安定的世界。(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