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俄首次參加東亞峰會引關注 美國擴大亞洲足跡

時間:2011-11-16 13:05  來源:中新網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第六屆東亞峰會將於週六(19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美國及俄羅斯今年首次以成員國身份參與。多國學者對美俄加入意見迥異,當中美國擴大在亞洲的足跡,會否威脅中國在東亞區內影響力,成為外界焦點。

  美國總統奧巴馬今(16日)晨展開首次訪問澳大利亞行程,然後轉往印度尼西亞參與東亞峰會。報道稱,他與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會在達爾文一個軍事基地,宣佈擴大兩國軍事合作,讓數千名美國海軍在澳北岸與澳軍加強演練,但協議不包括讓美軍在當地建立永久基地。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則會到訪菲律賓和泰國,將宣佈給予兩國支援,謀求鞏固與東南亞盟友的關係。訪問結束後,她將轉赴巴厘島會合奧巴馬。

  美欲以“天災”為名在東南亞部署軍力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烏伊拉德表示,現時有需要在長程航道地帶部署軍力,這對區內安全極為重要。他表明美國在東南亞附近投放資源,可及時應對天災所需人道及軍事支援。分析指出,美方認為東北亞軍事勢力過度集中,故在東南亞建立另一舞臺。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盧賈寧認為,以美國為核心的東亞安全機制于冷戰時期形成,不利區內各國互信。在中美、俄美、日美等地區利益之間找到平衡,才能確保東亞安全。馬來西亞科技大學教授穆扎法爾表示,東亞安全建基於國家互信,不應依靠某幾個大國;東盟國家也不宜過度發展軍事,以減少地區緊張因素。

  美學者:應在東亞建立新安全架構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亞洲問題專家蘭普頓指出,應在東南亞及東北亞嘗試建立新安全架構,使各國成為共同安全機制參與者。他稱,美國在亞太地區利益重大,需要扮演積極角色。

  蘭普頓稱,若東亞峰會能在安全合作及經濟融合發揮作用,將成為重要力量,然而,目前對此下定論言之尚早。盧賈寧表示,東亞早有合作機制,但存在衝突,認為建立機制時應遵守透明及互信原則,並考慮是否合理。 

  對俄羅斯、美國今年正式加入東亞峰會,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振民15日表示,中方歡迎俄羅斯、美國加入東亞峰會。他還指出,中美在亞太地區都具有重要影響,中方願與美方共同努力,運用好中美亞太事務磋商等平臺,就亞洲事務加強溝通、增進了解、促進合作,與域內其他國家一道建設持久穩定、共同繁榮的和諧亞洲。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