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國火星探測器蓄勢待發 尋找火星生命跡象

時間:2011-11-16 11: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美國第四個火星探測器“好奇號”已經整裝待發,美國國家宇航局正在為預定於11月25日的首發做最後的準備。此次火星探測的主要任務依然是尋找是否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因素。

  “好奇號”已經被安放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的Atlas V火箭上,蓄勢待發。美國國家宇航局火星科學實驗項目主任塞辛格確認,為首次窗口機會發射的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如果天氣或者其他因素不許可,則到12月18日之前還有若干次發射機會。

  重量達1噸的“好奇號”預計將在火星的蓋爾火山口內一個高達5千米山峰的底部著陸。

  探測器將調查火星的環境狀況是否曾經有利於微生物的發展,或者保存有那種狀況的任何證據。火星科學實驗項目科學家格羅特辛格説,在蓋爾火山口內著陸將提供很好的機會來檢驗多種可能的適於生命生存的環境,並提供了解火星早期環境演化記錄的背景狀況。

  他表示,“好奇號”要著陸的火山口部分有一個可能是由帶水物質形成的沖積扇;山間底部的地表含有只有在水裏才能形成的黏土和硫酸鹽。

  “好奇號”是以前美國發射的“精神號”和“機會號”火星探測器的兩倍長、5倍重。它裝備有一整套10件科學儀器,設備重量是以前火星探測器的15倍。“好奇號”上高達2.1米的桅桿使得照相機和鐳射發射設備能從遠處研究目標物,其2.1米長的長臂則使得探測器能靠近目標物進行近距離操作,探測器中的科學分析儀器能夠分析由長臂取來的土壤成分。

  “好奇號”還將分析火星的氣候和自然放射物等環境條件,為將來的人類登上火星實地探測做準備。

  美國此前于1997年和2004年進行過3次火星探測,前兩個火星探測器已經失去聯絡,第三個“機會號”到上個月仍在正常工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