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有計劃無共識 印度推動核電計劃阻力大

時間:2011-11-14 13: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中央社”報道,印度野心勃勃的核電計劃因日本福島核災事件使社會氣氛轉向,反核抗爭加劇。印度原訂6月商轉的反應爐已延到2012年3月 。在社會無共識前提下,其他核電計劃命運未卜。

  核供應國集團(Nuclear Suppliers Group)于 2008年同意賦予印度豁免地位,准許未簽署“禁止核擴散條約”的印度,得向國外採購及進口民用核能技術和核燃料。印度開始構築野心勃勃的核電大夢。

  印度目前電力供應總裝置容量為18萬百萬瓦(MW) ,以火力發電為主。由於環保顧慮及煤價高漲,使潔凈能源成為印度維持高經濟成長的重要選項,並規劃核電裝置容量,自目前的4780百萬瓦,于2020年前達2萬百萬瓦、2032年前達63000百萬瓦,其中4萬百萬瓦將採用法國、美國和俄羅斯的技術。

  全印度現有6座核電廠、20座反應爐,總裝置容量 佔比僅2.66%;在建的6座反應爐有6700百萬瓦總裝置容量;已提出的新建核電廠計劃,裝置容量則高達4萬百萬瓦。

  印核電公司與法國亞瑞華能源集團2010 年12月簽署協議,後者將在印度西部馬哈拉什特拉省阿拉伯海濱的傑塔普, 興建兩座歐洲壓水式反應爐,裝置容量各1650百萬瓦。

  這是核供應國集團2008年取消對印34年的核交易禁運措施後,印度第一個類似的協議。

  然而,3月日本福島核災事件不僅使許多國家改變核電立場,印度擁抱的核電大夢,也因社會氣氛轉向而出現變數。

  4月間,傑塔普核電廠計劃面臨居民反核聲浪高漲,警方擊斃一名抗爭的漁民,引爆全印反核團體大串連 。抗爭事件在省政府出動優勢警力阻撓下雖功敗垂成, 卻使反核主張匯聚更大的社會能量。

  位於印度最南端坦米爾那省孟加拉灣岸的古丹庫蘭核電廠採用俄羅斯技術,原訂6月商轉,可望成為日本福島核災事件後, 全球第一個商轉的新核反應爐。

  不過,當地居民8月下旬展開新一波圍場抗爭,工程停擺。省長賈雅拉莉妲致函總辛格,提出停工要求。古丹庫蘭 核電廠商轉期程也因此一再延宕。

  據印度核電公司網站11月13日的資料,1號機商轉期程已自9月時公佈的11月延到2012年3月;2號機更自原訂的2012年1月延到12月。

  由於事態嚴重,中央政府應對反核聲浪的態度也開始轉變。4月在傑塔普的抗爭,當局僅由地方政府負責,唯一的處理方式就是派優勢警力逮人。

  9月間,古丹庫蘭的反核運動規模更大。電視畫面顯示,當地居民不分大人小孩,以或躺或趴的姿勢保護鄉土。中央政府派出總理辦公室政務次長納拉亞納薩米親赴現場,與抗議人士談判。

  相關單位的“老大心態”,只會加深民眾對核電廠安全的顧慮。記者曾多次聯繫印度核電公司公共關係處,嘗試採訪該公司主管,對方皆無正面響應。

  猶如印度原子能管理局前主席戈巴克瑞希南所説,當局宜有村民並非鄉間無知之士的體認,若繼續硬幹,只會帶來更大麻煩。

  同時,因引進國外技術所需建廠成本高達國造技術的4倍,強行推動以國外技術為基礎的電廠計劃,也讓印度民眾聯想到政壇盤根錯節的貪腐問題。

  電力供應向為外資赴印設廠的最大顧慮之一,電力短缺更已被工商界視為生産成本。核電的潛在風險似成印度經濟發展必要之惡,只是福島核災殷鑒不遠,擁抱核電大夢的印度當局,此時此刻欲在毫無社會共識前提下,逆勢推動核電計劃,恐將面臨排山倒海的阻力,付出更大代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