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倫敦騷亂:動蕩背後的“青年膨脹”

時間:2011-08-25 08:20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英國伯明翰青年以燭光守夜活動,紀念倫敦騷亂中的遇難者。

  8月24日,印度政府召集各黨派進行緊急磋商,但未能就出臺更強有力的反貪腐法案,從而結束自16日以來的示威抗議事件達成共識。年初以來,西亞北非多國局勢持續動蕩,英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也不斷出現騷亂事件。在這些動蕩和騷亂中,最活躍的是青年群體。青年的自身問題同經濟社會矛盾交織互動,演變成值得關注的世界性問題。

  不容忽視的高失業率

  印度社會歷史學家那琳梅塔認為,一些國家和地區發生動亂的共同點是“青年膨脹”:年輕人的社會理想越來越多,但自我表現的機會越來越少。發生在印度的示威事件也使不少人對印度一直樂於強調的“人口紅利”進行反思。總理辛格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説:“只有我們增加教育投入,我們的年輕人才會變為一種財富。”印度人口學家阿希什博斯則指出,所謂“人口紅利”其實是西方國家兜售的一種神話,只有社會公平發展,才能帶來真正的“紅利”。

  不少專家認為,一些國家的青年參與示威和騷亂事件與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密切相關。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因缺乏符合市場要求的技能,印度18歲至59歲人群中有3億人失業。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的一篇題為《年輕勞動力流失的危險》的社評指出,年輕人的高失業率不僅是西亞北非地區的問題,英國騷亂的背景同樣與此有關。而目前在歐洲,38%的希臘年輕人沒有工作,45%的西班牙年輕人失業。

  社評認為,在個人的早期職業生涯中,哪怕僅僅失業一年,也會永久降低此人的工作能力,並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潛力造成衝擊。對於一些國家來説,把年輕人的失業率降下來,是與修復公共金融系統同樣嚴峻的挑戰。

  西亞北非國家的媒體也有類似的觀點。巴林《海灣每日新聞報》發表評論説,本地區國家發生的動蕩並不都是為了追求民主,24%的年輕人難以找到工作是該地區面臨的嚴重問題。但是,年輕人不顧一切地進行示威,傷害了國家經濟,而且年輕人只關注他們眼裏的不公平,卻從來沒有考慮用什麼樣的體制來解決不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國家和地區,參加抗議活動的青年並非全部來自低收入失業群體,還有一些是來自中産階級和富裕家庭。有分析認為,當抗議活動轉變為一個表達失落、發泄不滿的平臺時,理念不同的青年也會走到一起。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