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俄報: 曾被嘲諷的中國成為治國典範

時間:2011-08-12 12:46  來源:新華國際

   上周,北京首次表明自己的全球領袖地位,它告誡華盛頓,甚至要求美國重估自己的經濟政策。如今中國成為經濟領軍者,這是中國領導人30年來實施重大改革的必然結果。中國人用30年的時間向全世界證明,合理治國可以迅速改善國民生活。如果國家精英能夠忙於處理國家事務而不是中飽私囊,也不被意識形態的教條所困擾,就可以在最短的歷史時期取得積極成果。在30年前的經濟改革初期,中國經濟在世界上只排名第13,如今中國已是世界頭號出口大國,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政府就坦率地表示,將始終不渝地實行改革。北京也不隱晦自己的任何做法和成果。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設立經濟特區、引進外資、企業自主並保持計劃經濟的一些元素,這些淺顯易懂的政策使得生活水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

  俄羅斯未提出這樣的發展道路,而且蘇聯時期的精英既不能準確評估國內的實際狀況,也不善於學習。當中國人在細緻地謀劃新的市場改革時,蘇聯領導人卻熱衷於毫無意義的軍備競賽,在阿富汗冒險盲動。結果,蘇聯精英親手扼殺了經濟,搞垮了國家。新俄羅斯精英也不願或無法實行利國利民的有效政策。

  現在,俄羅斯改革已走過20個年頭,在此期間經濟幾乎停滯不前,而且更加簡單粗放,實際上已經失去了走上技術圖強之路的前景。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改革的頭20年,中國經濟幾乎增長5倍。

  30年來,中國不再是貧窮和落後的代名詞,已成為成功和有效治國的典範。不久前,俄羅斯似乎還在嘲笑饑餓的中國人吃掉剛剛播下的稻種,借助橡皮筋發射人造衛星。而現在,落後的樣板和嘲諷的對象卻是俄羅斯。我們的大量技術成果早已不能引起中國人的興趣,反而被視為徹頭徹尾的過時玩意兒。俄羅斯出口中國的幾乎都是原料和初級産品,換來的是鑽探設備和先進電腦等精密設備。中國人融入了全球勞務分工,可以接觸最新的技術成果,並在最短的時期內實現了從模倣外國技術到自主研發的跨越。我們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甚至經常搞不清楚,從中國採購的裝備是如何製造的。俄羅斯與中國的技術差距正在急速拉大,這在我國對華出口的結構轉變中已經得到證實。俄羅斯人可能會和中國人互換位置,變得落後、饑餓和貧窮,成為被嘲諷的對象。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劉洋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