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債危機將“綁架”世界經濟 金融災難可能降臨

時間:2011-07-28 09: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違約後果“不堪設想”

  美國債務一旦形成違約,後果非常嚴重,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表示,其威脅程度遠大於雷曼兄弟破産所造成的影響。

  專家估計,一旦美國違約,市場上就會出現拋售美元的風潮,投資者會把資金從美國大規模撤出,美元將大幅度下跌,全球金融可能陷入混亂,由此引發新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恐怕也在所難免。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景乃權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説,由此造成的危害,從短期看是經濟大動蕩,由債務金融危機衍化為經濟進一步衰退以致危機;由於美國是世界經濟火車頭,必然使全球經濟進入動蕩蕭條階段。

  有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影響這場危機走勢更多的是政治因素,這場持續了兩個多月的談判,只是又一場政治作秀,而隱身其後的卻是美國已經“綁架”了全世界經濟的現實。

  其實,用美國人的話説,兩黨這是在玩“誰更膽大”的遊戲。他們不管是否“綁架了世界經濟”,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事實上,美國政黨博弈壓根沒打算對世界經濟負責。因為不管談判結果如何,無非就是違約與不違約這兩種結局,對海外投資者而言,兩個結果都會吃虧。

  當然,最糟糕的情況是違約,按照美國財長蓋特納的説法,違約“不堪設想”;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則警告,違約將是“金融災難”。其中原因,就是國債常被用於充當擔保物,違約勢必引發“系統性風險”,使整個金融市場陷入全面混亂。但即使不違約而是降級,國債擔保的風險加大,金融市場也將面臨震蕩。

  美國是輸家,但為其墊背的,還有不少亞洲國家。專家認為,打擊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最直接的,美債違約或降級,意味著美債風險加大,投資者有血本無歸的可能;第二,美元可能貶值,會對這些國家的外向型經濟構成威脅;第三,最糟糕的情況是,金融恐慌席捲全球,世界整體經濟受創,2008年雷曼兄弟破産後的金融海嘯將重演。

  違約中國損失將最慘重

  美國違約,中國損失將最慘重。同時,如果美國國債價格暴跌且美元也隨之大跌的話,亞洲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價值可能暴跌,亞洲金融市場將陷入崩盤危機。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對記者表示,由於現行全球金融市場定價體系是以美國國債為基準的,如果美國最終發生債務違約,整個國際金融市場都可能發生崩盤。

  業內人士表示,即使美國國債能夠避免技術性違約,中國手裏的美國國債也可能出現大幅縮水。如果美國國債利率顯著上升,中期內無論是美國國內通脹還是美元貶值,都可能導致中國所持美國國債大幅縮水。

  對此,中國相關部門應儘早做出應變準備。景乃權説,對於世界上持有美國國債最大的債權國中國來講,中國的一舉一動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首先,要表明我們對此嚴重關切的態度;其次,要深知我們的態度和措施是“壓在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後,我們要:第一,把控當前有利時機,掌握國際話語權。第二,加速優化國際儲備結構。第三,外匯儲備用途多元化。第四,積極擴大高科技産品進口範圍,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梅新育則提醒,要與美國財政部持續接觸,對其施加壓力;中國應做好國際金融市場可能崩盤的準備;應減少增加購入其他資産,豐富儲備資産構成品種。

  事實上,整個世界經濟都在屏息觀望。“誰持有的(美元)越多,誰受的損失就越大,這非常明確。”葉檀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