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法媒:對待中國需要小心翼翼

時間:2010-11-05 08:36   來源:

 

  2010年11月4日 胡錦濤抵達巴黎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 11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乘專機抵達巴黎,開始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胡錦濤主席和夫人劉永清在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夫人布魯尼的陪同下抵達下榻飯店。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法國《解放報》11月3日文章 原題:小心伺候中國大人(作者阿諾沃勒蘭)

  隨著胡錦濤前來法國訪問,法國政界和經濟界許多人士都將松一口氣。自從2008年以來,中國的這些朋友都想忘卻奧運聖火在巴黎傳遞的不愉快經歷以及薩科齊在波蘭與達賴喇嘛的握手,因為這些事情嚴重影響了兩國的外交關係,並干擾了貿易。

  讓一皮埃爾拉法蘭週日信誓旦旦地表示, “猶豫不決的一頁終於翻過去了”。這位前總理是北京的老朋友,也是法國對華政策的斡旋人。從政30年的拉法蘭一直得到中國當局的信任。

  親華人士開闢所有可能對話的渠道。2009年4月,國民議會議長貝爾納阿誇耶攜帶薩科齊致胡錦濤的邀請信前往中國執行外交任務。半年後,經濟、財政與就業部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達能公司、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太公司以及家樂福的總裁們陪同下,在北京度過了富有成效的3天。這位女部長也是與北京恢復友好關係的關鍵人物之一。

  親華超越了種種有偏見的傾向。德龍省社會黨參議員讓一貝松作為法國參議院法中友好小組主席,擺出一副“對華現實主義者” 的姿態。這位親北京人士表示: “不要冒險忽視未來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他説: “薩科齊在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沒有任何表態是有理由的。否則可能會導致金融和經濟後果。”

  這種説法幾個月來在經濟界頗為流行。法中委員會是兩國間貿易合作的最高層。阿爾斯通、阿海琺、路易威登、雷諾汽車、道達爾……所有這些大企業都加入了這個依附於法國僱主協會的合作機構。30年來,它一直是法國商界的櫥窗。由施耐德電氣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讓帕斯卡爾特裏誇爾領導的該委員會促進兩國政治和經濟領導人的交往,安排中國代表團訪問法國,並且全年籌備市長、專家、企業主之間的圓桌會議。人們在委員會中可看到法國企業界的傑出人物、部長、共和國前任總統。

  作為法國法中協會的會長,雅克溫明登忙於讓法國企業投資一個“擁有13億居民、他們每週工作超過35小時的市場”。身為北京當局的外國專家,他尤其給那些中小企業提建議,並試圖將它們“引進國家或地方機構”。

  比中國人還中國人的溫明登認為: “在人權方面應停止急切的做法,他們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不著要求釋放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這是行不通的。”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鐘寶華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