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胡錦濤接受法國《費加羅報》、葡萄牙盧薩社採訪

2011年06月03日 22:06: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在對法國、葡萄牙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胡錦濤11月2日接受了法國《費加羅報》和葡萄牙盧薩社書面採訪,就中法、中葡、中歐關係,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首爾峰會、中國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21世紀國際秩序建設等回答了提問。

  關於新形勢下中法兩國應該如何推動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發展,胡錦濤表示,中法關係具有獨特的戰略性特點。建交46年來,兩國各領域合作成果顯著。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法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在國際上負有重要責任的國家,有必要賦予兩國關係新的內涵。我們願同法方坦誠對話,增進了解和信任,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保持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擴大貿易往來,紮實推進核電、航空等傳統領域合作,積極拓展節能環保、資訊技術、高端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合作。重要的是,雙方合作要超越簡單的貿易和投資關係,成長為平等合作夥伴;發揮中法文化優勢,密切人文交流;加強戰略協作,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我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將提升到新的高度,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

  關於中葡關係發展,胡錦濤指出,中葡兩國人民友誼源遠流長。1999年,兩國成功實現澳門平穩過渡和政權交接,為當今世界國家間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樹立了典範。2005年,中葡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兩國關係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雙方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我們願同葡方一道,增強政治互信,密切雙邊交往,擴大務實合作,促進各自發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我們對中葡關係未來充滿信心。

  關於中歐關係現狀和未來發展,胡錦濤指出,中歐建交35年來,雙方關係經受住了時間和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當前,中歐高層交往密切,合作成果顯著。歐盟已連續6年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中國首次成為歐盟第二大出口市場,今年前三季度雙邊貿易額接近3500億美元,同比增長34.4%。人文交流豐富多彩,上海世博會成為中歐深化交流又一重要平臺。

  胡錦濤強調,中國高度重視發展同歐盟的關係,尊重和支援歐洲一體化發展道路。中方也希望歐盟積極看待中國發展,尊重和支援中國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歐要尊重和照顧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21世紀的中歐關係應該是互尊互信、平等相待的關係,是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關係,是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促進世界和諧、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關係。我們願同歐盟一道努力,充實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內涵,提升雙方關係水準。

  關於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首爾峰會,胡錦濤表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是國際社會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有效機制,為推動國際經濟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世界經濟正在緩慢復蘇,但基礎並不牢固,進程並不均衡,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走出國際金融危機陰影、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增長仍面臨嚴峻挑戰。即將在韓國首爾召開的這次峰會應該重點討論保持團結一致,解決引發國際金融危機的根本性問題,鞏固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主要可以抓住4個問題。一是繼續本著同舟共濟精神和互利共贏原則,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向市場發出二十國集團成員團結一致應對世界經濟重大挑戰的積極信號,提振市場信心,鞏固世界經濟復蘇勢頭。二是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加強國際金融市場監管,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發言權和代表性。三是推動解決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為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供政治支援。四是反對保護主義,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實現發展回合目標。中國願同包括法國、葡萄牙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應對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各種挑戰,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胡錦濤指出,糾正貿易失衡需要有關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推動公平公正貿易,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中國的匯率政策是一貫和負責任的。中國一直在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中國將按照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的原則,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更大程度發揮市場供求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其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對世界經濟復蘇和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於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向,胡錦濤指出,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近代以後經歷了曲折艱辛的歷史進程。新中國成立61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2年來,中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人民生活顯著改善。這個成果來之不易,源自於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源自於改革開放的實踐,更源自於中國人民選擇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胡錦濤強調,中國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發展對法國、葡萄牙和歐洲都是機遇。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攜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作出的戰略抉擇。這個戰略抉擇,立足中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體現了中國對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統一。中國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致力於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關於21世紀國際秩序建設,胡錦濤表示,21世紀第二個10年即將開啟,各國人民的命運前所未有地緊密相連。各國應該以寬廣胸懷和戰略眼光,努力建設政治上互尊互信、經濟上互利互補的新型國家關係,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

  胡錦濤強調,我們主張各國樹立共贏理念,把本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共用成功經驗,以更加開放的態度開展合作。我們主張各國和諧共處,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要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和援助,幫助發展中國家早日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要加強發展中國家同發達國家的對話和合作,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機制中的代表性,建立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我相信,在國際社會共同努力下,21世紀一定會成為和平、發展、合作的世紀。

  關於中國和葡語國家的合作,胡錦濤表示,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成立以來,已成為聯繫中國和葡語國家的重要橋梁和促進各方共同發展的重要平臺。2003年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成立時,中國同葡語國家貿易額為110億美元,2008年迅速增加到770億美元。今年1月至8月,中國同葡語國家貿易額達585.8億美元,同比增長61%。我相信,這一多邊政府間合作機制將提升中國同葡萄牙等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水準。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