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日本遺失“獸性”走不出通縮時代 歐美將步其後塵?

時間:2010-10-29 08:55   來源:新華網

  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股市和房地産泡沫之後,日本經濟長期低迷不振,雖然社會整體仍富足,但日本人已學會居安思危,捂緊錢袋。這種怠于消費與投資的心理卻進一步加劇了通縮的惡性迴圈。

  一些西方經濟界人士擔心,歐美國家正在重蹈日本的覆轍,日本的今天就是歐美國家的明天。

  從光鮮到黯淡

  正人(音譯,下同)今年49歲,因為還欠著相當於11萬美元的貸款沒還,他不想公開自己的全名。

  “日本曾經光鮮亮麗、精神抖擻,但如今每個人都活得黯淡無光、死氣沉沉,”正人告訴《紐約時報》。

  正人是個小企業主,日本中産階級的一員。大約20年前,他住著一套價值50萬美元的公寓,開一輛新款梅賽德斯車,度假地是美國夏威夷。隨著日本經濟陷入低迷,他的生活水準一降再降:先是被迫減少了海外度假的次數,直至不得不乾脆打消類似念頭;然後他把梅賽德斯賣了,換了一輛便宜的國産車。去年,他把公寓也賣了,價格是他購買時的三分之一,卻仍不夠支付他欠銀行的房貸。

  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創造了一個神話,成為第一個挑戰西方經濟壟斷地位的亞洲國家。然而隨著股市和房地産泡沫的破滅,日本陷入了緩慢而持續的衰退期,即使政府不惜赤字高企刺激經濟、實施寬鬆信貸,也不能使經濟重現活力。近20年來,日本一直困於以低增長、物價破壞性下跌為特徵的所謂通縮狀態。很多日本人不得不像正人這樣,不斷調低對生活的期望值和實際水準。

  在東京,混凝土造的“微型住宅”開始成為最受日本年輕人歡迎的住房。這種房子充分利用空間,佔地不過一般車庫大小,卻有三層高,房間狹小如同壁櫥。因為年輕人既買不起父輩所住的那種房子,也因工作收入不穩定而無法獲得長期貸款。

  “雖然你對未來心存憂慮,但這種方式能讓你擁有一棟房子,”東京一家專門建造“微型住宅”的公司總經理近藤君代説。

  相比東京,日本其他地區更能體會到這種通縮帶來的變化。在日本第三大城市大阪,商家絞盡腦汁吸引消費者,不惜採用價格戰策略,但結果只是使通縮狀況進一步惡化。

  在大阪,有些自動販賣機裏的罐裝飲料僅售10日圓(約合12美分),餐館裏的啤酒一瓶賣50日圓(60美分),公寓首月租金只要100日圓(1.22美元)。連婚禮也在打折出售,花600美元就可以得到一整套婚禮承辦服務,是10年前辦一場婚禮費用的十分之一。

  24歲的日書友加裏説,她出生以來所接觸到的經濟狀況就是物價和工資不斷下跌,所以她盡可能地省錢攢錢。她在打折店裏買衣服,自己做午餐,放棄海外旅行計劃。她説,她這一代人生活仍算得上衣食無憂,但似乎總有一種危機感,時刻準備著迎接最壞的情況。“我們是生存一代,”她説。

  日本消費者行銷研究所所長松田久一曾著書描寫日本消費者的心理。他稱日本20多歲的年輕人為“消費仇恨者”,估計等這代人60多歲的時候,他們的“吝嗇”習慣將給日本經濟造成4200億美元的損失。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