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歐洲認為美國成為阻礙應對氣候變化的“罪人”

時間:2009-09-23 09:25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9月23日電 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22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閉幕。雖然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大會上表明美國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但這個碳排放大國依然被認為缺乏誠意。

  據悉,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大會發言時説,美國決心就全球變暖採取行動。他説:“我們明白氣候威脅的嚴重性。我們決心要採取行動,我們將履行對未來世代的責任。”他指出,在他的領導下,美國正進入就全球變暖採取行動的新紀元。他宣佈,要在2020年或之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回復至1990年的水準。

  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稱,歐盟代表認為美方缺乏誠意,非常失望。歐方代表認為,歐巴馬政府目前看似正把所有資源用來對付健保改革,無視全球暖化的急迫性。

  丹麥環保部長海德格表示,他已經降低對哥本哈根高峰會的期待。而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教授史登也認為,哥本哈根高峰會達成的協定恐怕也是不痛不癢,不如延期再開。

  一位歐方代表甚至抱怨説:“我現在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美國人。” 歐洲談判代表説,阻止全球暖化的急迫性已經有了科學結論,美國人卻要變暖進程去“等”他們的慢動作。歐盟駐美代表布魯頓説:“有時候這個國家的參議院自以為是世界唯一的立法機構,然後我們只能先等他們搞定健保改革。”

  分析認為美歐産生分歧,恐將使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高峰會面臨失敗的危機。

  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結論,全球氣溫增幅必須控制在相比前工業化時期高2攝氏度以內,否則將造成嚴重後果。攝氏2度看似很少,但目前全球氣溫也只比冰河時期多出5到6度。全球均溫增幅一旦超過攝氏2度,大暴雨將在全球各地成為常態,乾旱、洪水與卡特裏娜級的超級颶風將使數億人口陷入饑荒與流離失所。

  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全球排放進入大氣層的碳量必須控制在1兆公噸以內。這表示,假如缺乏減少燃燒化石燃料時排碳的技術,全球目前已探得的石油、煤炭、天然氣等最多只能使用四分之一,否則就將耗盡“排碳預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