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北京 多雲轉陰 -2 ~ -6 ℃ 微風/臺北 陣雨轉陰 17 ~ 15 ℃ 微風
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字號:
英國首相布朗縱論英中關係 反對臺當局“入聯公投”

  時間:2008-01-18 08:53    來源:中新網     
 
 

  新華網倫敦1月17日電(記者 吳定保)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邀請,英國首相布朗將於18日至2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布朗15日接受了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記者的聯合書面採訪。採訪全文如下:

  問:首相先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保持著強勁勢頭。請問您如何評價這一關係的發展?

  答:簡言之,英中關係現在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在貿易、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我們同中國保持著前所未有的緊密合作。在國際問題上,無論是共同解決重大衝突還是應對氣候變化,我們的對話磋商都較以往更加密切。但就我們合作的廣度與深度而言,仍具有很大的潛力。我期待著與溫總理和其他領導人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商討如何進一步深化雙方的合作。

  問:中英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都取得互利成果,您如何評價這一成果?加強兩國雙邊合作還有哪些潛力?對您即將進行的中國之行有哪些期待?

  答:這種互利成果是豐碩的。我昨天歡迎英國華僑華人代表到唐寧街10號做客,他們對英國多元社會的巨大貢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過,經濟實例更好地反映了這種互利成果:英國現在是歐盟在華的最大投資國,而中國對歐盟的出口超過對美國的出口,所以中國對英國而言是一個巨大市場。在我訪問期間,我們將宣佈反映這種狀況的新的貿易目標。

  中國現在是世界製造業的領軍者,英國是世界服務業和高技術産品的佼佼者,因而兩國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其次,英中兩國都面臨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挑戰。我對胡錦濤主席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以及不僅注重高增長,而且強調經濟發展要與環境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等觀點,非常感興趣。我相信我們與中國在這方面有著很大的合作潛力。因此,在我訪問期間,我們將宣佈一系列有關學術、商務技能和地方管理的合作計劃。

  問:首相先生,您認為兩國應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進一步擴大和加深經貿、文化、教育、科技及能源領域的雙邊合作?

  答:現在來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空前,去年達到7.5萬人。我認為,我們還應全力擴大教育交流。在我訪華期間,我們將宣佈擴大面向年輕人和研究生的交流計劃。

  目前在大英博物館舉辦的“秦始皇兵馬俑展”已成為英國迄今最成功的展覽之一,這也體現了英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極大興趣。讓我興奮的是,英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文化節——“時代中國”下月將在倫敦拉開帷幕。

  關於科技合作問題,中國科研人員與英國科學家合著的科研論文數量要超過中國科研人員同歐洲其他任何國家科學家合著的科研論文數量。世界知名的英國研究理事會目前在北京開設了聯合辦事處。在我訪問期間,我們有許多東西可以進一步探討。

  問:中英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您認為兩國應如何進一步協調與合作,為維護全球安全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答:正如你們所説,在這些問題上,英中兩國協調立場至關重要。去年,兩國在達爾富爾、緬甸和朝鮮等問題上進行了非常密切的合作。當然,這些並非總是在公眾的注意下進行,媒體有時認為兩國之間的合作還不夠。但我認為,中國現在參與國際政治所産生的影響力,正在趕上其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揮的巨大作用。對英國來説,與中國在國際問題上進行建設性合作,是我們外交政策的重點之一。

  在經濟上,我認為,現在沒人懷疑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自1978年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經濟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世界所面臨的重大國際挑戰也發生了變化:氣候變化、國際恐怖主義的發展,世界許多地方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等。作為世界舞臺重要的參與者,英國和中國都需要一起合作來應對這些挑戰。

  問:英國作為歐盟大國,在促進中歐關係方面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答:歐盟在世界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國希望建立一個面向世界的歐洲,即對全球開放、對貿易開放、對不同理念開放、對投資開放。這就意味著與中國發展夥伴關係有著巨大機遇。確實,歐盟與中國已互為最大的貿易夥伴。英國將繼續在歐盟內部堅持主張奉行正確的對華政策,使中國和歐洲都能從全球化中受益,並在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在氣候方面加深合作。

  問:臺灣當局極力推進“入聯公投”,這極大損害了臺海和平與穩定。首相先生,英國政府在此問題上的立場如何?

  答:自1972年英中互派大使以來,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始終未變。

  我們希望看到臺海緊張關係得到緩和,臺灣問題得到和平解決。因此,我們反對臺灣當局推動的“入聯公投”。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姜瑜:中方讚賞美方反對臺當局搞“入聯公投”立場       內格羅蓬特:臺當局搞“入聯公投”是錯誤是挑釁       
芬蘭副總理卡泰寧:不支援臺灣“入聯公投”       黎桂康:臺當局“入聯公投”使臺海局勢仍處高危期      
保加利亞反對臺灣當局舉行“入聯公投”       歐盟官員重申一中政策 再次對“入聯公投”表關切      
圖片
本網快訊
臺灣7名警察涉嫌集體接受性招待被檢方申請拘留
臺灣去年粗出生率再創新低 嬰兒性別仍嚴重失衡
臺申請“紓困貸款”勞工 比去年同期約增加30%
國民黨嚴防“立院”凸槌 決定開議3天即休會
民進黨今開“立院”黨團大會 將選出新“三長”
民進黨落選民代王世堅要跳海 臺北縣成立救人小組
馬英九岳父昨日因病去世
謝長廷強調自己握有選戰主導權 不會由陳水扁主導
熱點新聞
臺灣地區第七屆“立委”選舉揭曉
臺軍訓練苦 青年出新招逃兵役
回顧臺灣地區第六屆“立委”表現
溫家寶指示 近期油氣電水不漲價
我12同胞在韓國冷庫爆炸事件中遇難
一週回顧:臺灣地區“立委”選戰正式展開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訪華
兩蔣靈寢撤哨 臺當局去蔣化達高潮
奇聞趣事
新奇:用食品搭建出來的風景(組圖)
美國紐約舉行“不穿褲子乘地鐵”活動(圖)
進法國里昂要輸密碼 穿街小巷成一大景觀
一初生黑豬長有2張拱嘴 一隻眼內2個眼珠(圖)
大學生騎車表現行為藝術驚動交警火警(組圖)
超憶症男子記得一生所有事 被喻為人體谷歌
美國驚現超大UFO (圖)
塗鴉畫拍出20萬英鎊 買主為運墻回家大傷腦筋
兩岸
廣東潮安:臺灣蜜棗喜獲豐收 畝産約6000公斤
山西關帝廟祖廟將出動關帝神像參加臺南民俗活動
梁綺萍:福建省政協將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服務台商
外交部發言人:中方希望美方在臺灣海峽慎重行事
紀念姚瑩出任臺灣兵備道170週年:真正“愛臺灣”的人
閩臺金融合作先行先試 兩岸人士迫切期盼
涉臺文獻工具書《臺灣工作年鑒》2006年卷在京出版
黃華華:廣東經濟綜合實力提升 經濟總量超過臺灣
相關視頻
國臺辦、海協 感謝臺灣方面積極救助遇險大陸船員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確定只有國民黨、民進黨兩組
在民代選舉中大勝 國民黨定調謙卑勿得意忘形
民進黨要角挂冠求去 謝長廷獨撐大局求翻轉
謝長廷代理民進黨主席 望黨務人事年輕化
何時兌現敗選就跳海承諾?王世堅:挑黃道吉日
呂秀蓮稱爭議官員要調整 杜正勝、謝志偉或遭撤換
吳伯雄:綠奪50席就辭黨主席 馬:相信吳不必辭職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