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她是陳老師,課下她又是大姐姐。班裏的同學感冒生病,她會很擔心很緊張,馬上帶他們去醫院。元旦匯演,班裏同學參加舞蹈比賽獲獎了,她就用自己的錢買了獎品送給同學,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運動會上,每當同學贏得比賽,她會很開心地撲上去擁抱他們,用這樣最親切溫暖的方式去讚揚學生。
山裏的蚊子又大又兇猛,她卻能用“90後”特有的幽默和開朗去化解。她稱這些大蚊子為“吸血大魔王”,比劃著,化身遊戲裏的角色消滅它們。金秋橘子成熟的季節,她在橘林東奔西跑高興得像個孩子。她摘的橘子大小不一、顏色深淺不同,還有幾個奇形怪狀,大家都笑她,但是她説摘橘子不能看顏值,甘甜才是“王道”。
她看橘子滿眼的愛,如同她看著班級裏的孩子們。班裏常有調皮的孩子,為了“對付”他們,她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有些學習地理的熱情不高,她就買來可以拼的地圖,計時比賽,學生們頓時玩得起勁;馬路邊、走廊裏,她抓住偶遇學生的機會,抽查背誦,知識點就在這樣的偶遇中掌握了;她自費買來水果和小禮物,制定了詳細的獎勵制度,辦公桌前總是擠滿了來“兌獎”的學生。
“七月風吹得輕,黎明很安靜。你安詳的閉上了眼睛。你一直在逞強,藏的那麼深。不想你走,路有點遙遠,天有點昏。”學生胡芊芊寫了一篇《懷念老陳》的文章,記述著與陳老師難捨的情誼。
有一次,胡芊芊家裏出事了,情緒低落,心裏亂成了一團。她一個人在操場上失聲痛哭,見到此景,陳瑩麗馬上跑過來安慰她,胡芊芊卻大喊,“不要你多事!”“您並沒有因我的失禮生氣,反倒是將操場上圍觀的同學都趕走,留下來陪我。那時正是正午,烈日炎炎,在我更大聲哭的時候,您只是一把把我攬到懷裏説,一切都會好的,眼睛那麼美,不適合眼淚。抬眼看看陳老師,她也已經潸然淚下了。就在那一刻,世界安靜了。”胡芊芊動情地回憶道,“我感受到了母親一樣的溫暖。”
“長大後,我也要當一名像您一樣的老師。”盧曉琪今年以鎮安學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了樂清中學,她和陳瑩麗一樣,早早埋下了一個教師夢,“看到陳老師,我更加崇敬教師這個職業了。我長大後也要當老師,也會這樣用心對待學生。”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