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重慶璧山區被指違規更換教材重復購書 採購經費哪來

2017年09月07日 14:48:2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重慶市璧山區被指違規更換教材重復購書

  在重慶市教委明文規定不更改2017年相應科目教材的情況下,重慶市璧山區多所中小學更換了一年級數學、二年級數學和七年級英語教科書。出版社質疑璧山區教委違反教科書選用規定更換教材,為學生重復購買教材,造成國家資源浪費。

  教材突變被指未經批准、違反程式

  8月30日,是重慶市中小學新生入學的日子。當天,璧山區實驗小學一年級多個班級發放的數學課本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數學(上冊)(以下簡稱“人教版”),而此前該校多年使用的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數學教材(以下簡稱“西師版”)。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璧山區新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身上。璧山中學、正則中學等中學新入學的七年級學生,領到的英語書為人教版,並配有《同步解析與測評》。此前,該區各學校多年使用的是由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編寫、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英語教材(以下簡稱“仁愛版”)。

  璧山區實驗小學一位數學老師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她今年帶的班為一年級。目前該校一二年級的數學教材已經全部換成人教版,“暑假的時候就通知了要換,我也不知道具體誰安排的”。

  原教材出版方認為,教材突然更換,問題出在璧山區教育委員會身上。

  “當時新華書店反映説璧山區想換教材,我們就給重慶市教委去了一個文件,説了有關的理由。”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米加德説,“最近聽説他們還是換了,我們也派人繼續在了解,究竟是換沒換、換了多少、怎麼換的。”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獲得的一份文件顯示,2017年5月8日,璧山區教委曾向重慶市教委基教處請示,稱區教委多次收到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關於對小學數學(西師版)和初中英語教材(仁愛版)存在弊端的反映。“區教委決定,2017年秋,嚴格選用程式,在規定的推薦用書目錄裏,對我區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教材和七年級的英語教材進行重新選定。”

  出版社則認為,上述教材均為教育部審定通過並面向全國推廣使用的國家課程標準教材,不存在所謂“弊端”。

  9月5日,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處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向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證實,當時確實收到過璧山區教委送來的報告。但她同時表示,市教委沒有批准這個報告。“我們通過電話和各種渠道,和他們説過這個事,我們是不允許的。我們市教委出文件在先。”

  該工作人員所指的文件,是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文化委員會2017年5月2日下發的《關於做好2017年普通中小學教學用書選用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規定:“各區縣(自治縣)義務教育國家課程相關學科(除《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之外)仍使用2016年教材版本,不得更換其他版本。”

  原教材出版方據此認為,璧山區教委更換轄區內教材涉嫌違規。

  事實上,教育部《中小學教科書選用管理暫行辦法》對教材選用有明文要求:“學科組應當研讀、比較《全國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本學科所有版本教科書,提出初選意見。”“教育行政部門應將教科書選用結果在本級教育部門網站上公示,對異議進行核查處理。公示期不少於7日。”

  5月6日,璧山區教委印發的一份《2017年義務教育階段小學一二年級數學及七年級英語教學用書選用工作實施方案》的文件載明,區教委擬於5月8日~10日將參選教材送達區教委教育科,在公告參選教材版本及學科專家組盲審、投票後,于5月13日~19日在教委門戶網站公佈教科書選用結果。

  然而,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查詢區教委門戶網站,沒有發現關於此次教材選用的任何公告。

  原教材出版方認為,璧山教委沒有對《全國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本學科所有版本教科書進行研讀、比較,也沒有對外發佈教材選用公告,沒有對教材選用進行公示,嚴重違法了教材選用政策。

  此外,璧山區教委提出更換非起始年級教材,也違反了教育部“教科書版本選定使用後,應當保持穩定。小學、初中、高中每一學科教科書版本一經選定使用,在學段週期內,不得中途更換”的相關規定。

  新教材採購經費從何而來

  2016年7月1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免費向義務教育學生提供國家和地方課程教材及作業本、初中學生教輔材料。

  2017年3月,重慶市政府採購網發佈了2017年義務教育免費教科書和教輔材料單一來源採購結果公告,全市義務階段學校(含民辦學校)所有學生的免費教科書由重慶新華傳媒有限公司供應。

  採購文件顯示,2017年春秋兩季開學前7天供應企業應按教育部門選定的教輔材料品種和數量送達各中小學校,確保課前到書。

  “我們是按照市教委的精神來辦,採購的仁愛版和西師版的教材。這批書,開學了肯定已經發到區新華書店了。璧山區更換的人教版教材不是我們公司訂購的,他們應該有自己的渠道。”重慶新華傳媒有限公司採購分公司綜合科科長吳曉波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然而,璧山中學、正則中學多名七年級新生表示,他們僅領取了人教版的英語教材和配套教輔,這批教材版權頁顯示為2017年6月印刷。而政府財政埋單的仁愛版免費教材,還沒有發放到學生手中。

  根據教科書定價、學生人數,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出版部負責人估算,璧山區此次更換教材需要花費28.84萬元。

  從2007年秋季學期開始,中央財政向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國家課程的教科書。

  2015年11月25日發佈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規定,免費教科書資金,國家規定課程由中央全額承擔,地方課程由地方承擔。

  原教材出版方質疑,一方面是中央財政購買的教科書被人為閒置,一方面是另外花錢買教科書,璧山區教委涉嫌重復購買教學用書,嚴重浪費國家資源。

  據了解,此次更換教材並未向學生收費。

  9月5日,根據璧山區教委更換教材請示上留下的聯繫方式,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致電璧山區教委教育科科長李天寧,希望了解該區教材選用的流程及購買此次發放的人教版教材經費來源。記者表明身份後,對方稱“打錯了”,以後直接挂斷電話。但是,該手機號關聯的支付寶賬號實名認證為“李天寧”。

  隨後,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致函璧山區教委聯繫採訪。截至記者發稿,未得到回復。璧山區教委辦公室工作人員稱:“領導正在忙。”

  “希望出版社自己拿證據,如果確實學校更換了,那麼該怎麼提起申訴、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前述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處工作人員表示。實習生 劉言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劉萬永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