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真人密室逃脫遊戲問題纏身誰來管

2017年08月24日 08:56:15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調查動機 

  真人密室逃脫遊戲近年來風靡于年輕人之間。封閉密室中,尋找線索、破除機關、逃出生天,不可謂不驚悚刺激。然而,所有的驚悚刺激必須建立在一座安全的密室基礎上,若無安全,遊戲中的驚悚刺激只怕要成為現實。那麼,市場上的真人密室逃脫遊戲安全嗎?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封閉的空間,幾條不同的線索,一個待破解的迷局,充斥著驚悚、懸疑、刺激……這些看起來像一部偵探片的元素,但事實上是一類互動體驗遊戲——真人密室逃脫。

  不知從何時起,這種真人密室逃脫遊戲迅速攻佔大中型城市市場,悄然成為在年輕人中頗為流行的消遣方式,吸引不少中學生參與其中。然而,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真人密室逃脫過程中潛藏著危險。

  “遊戲規則”讓人糟心 

  密室逃脫遊戲自2011年逐漸興起,隨後熱度居高不下,成為朋友之間聚會遊戲的一大選擇。之後,真人密室逃脫體驗店爭相出現。“燒腦”“拼智商”是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的代名詞,在部分人看來,因真人版密室逃脫遊戲會受到實際空間、安全等方面的限制,導致很多機關難以實現,無法獲得較好的體驗感,但也有消費者認為,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的費腦程度和體驗感並不亞於傳統的密室逃脫遊戲。

  在北京從事婚慶服務的宋夏可謂真人密室逃脫遊戲資深玩家。在他的陪伴下,記者體驗了這項近期火爆的娛樂項目。

  進入密室前,玩家必須將手機、相機等物品寄存,接受工作人員的安檢。記者和幾名同伴上到二樓,穿過長長的過道,伴隨著詭異的背景音樂進入主題房間。10平方米左右的密室內燈光昏暗,四面為磚墻,墻上挂著幾幅畫,鐵架子、沙發、臺燈、門上的計時器、3個手電筒,就是房間裏的全部用具。

  遊戲開始,門上的計時器開始跳動。大家分頭找線索,墻上畫著的圖案、墻壁上的痕跡,甚至墻壁上挂著的鐘,看似隨意,卻都有可能是解謎逃出密室的關鍵,這種感覺讓人既緊張又興奮。

  在1個小時的時間裏,玩家不僅要通過房間內細微的線索解開各種鎖,打開各道門,還要記得開鎖順序和摩斯密碼,無異於一次“腦力大作戰”。

  然而,並非每個玩家的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體驗都是快樂的。

  回憶起第一次玩真人密室逃脫遊戲時的經歷,在北京市從事證券行業的林昊昊現在依然心有餘悸。

  按照商家的要求,林昊昊等人在進入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的房子前,必須要把隨身攜帶的錢包、手機等寄存,連紙和筆都不能帶。

  “在進入密室之前,商家也有講解遊戲規則,告訴如何使用道具,包括使用鐳射筆通過攝像頭向工作人員要遊戲提示或者求救。”林昊昊對《法制日報》記者説,不過,讓他不解的是,即使玩家中途放棄遊戲,她們也不能離開密室,“遊戲的時間為1小時,但是商家表示,即使未夠1小時而放棄遊戲,玩家也必須在密室裏呆夠1小時”。

  林昊昊回憶説,最開始的時候,就有朋友被飄窗外的骷髏嚇哭了,“我們想帶她離開密室,並且通過攝像頭告訴了工作人員,但依然沒有人來開門”。

  離開密室的時候,林昊昊及其朋友曾經向工作人員提出交涉,詢問為何提出放棄遊戲仍然不能離開,但工作人員以“遊戲規則如此”為由敷衍了事。

  記者體驗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發現,如果玩家到時間未能逃出密室,必須重新交錢繼續玩。多名玩家告訴記者,能夠一次性挑戰成功、破解密室迷局的不到5%。

  宋夏説,密室裏的房間很多,但感覺都很窄,基本只能兩個人並排走。一般而言,玩家一次挑戰都不會成功,只能再交錢重新玩,基本上要用幾個小時才能成功。

  部分密室裝修存隱患 

  記者調查發現,在真人密室逃脫遊戲中,除了不得不遵守的“遊戲規則”,還有一些問題會威脅玩家的人身安全。

  在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了幾家藏于樓宇小區的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館。記者觀察發現,這些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館多是由未曾裝修的毛坯房改建而成,基本都是在墻上糊些壁紙,在地板鋪上薄晴綸地毯,再弄些簡單裝飾、道具等即開門營業。因為房間隔音效果差,又時常有很多人來回走動,因而周圍鄰居覺得不勝其擾。

  上海一間知名大型密室的負責人説,開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館所需手續不少,要通過消防、公安備案。註冊公司後要辦理餐飲娛樂業的營業許可證,否則不允許對外售票。此外,裝修、佈置必須參照消防要求,完成後必須通過消防部門的驗收。安裝攝像頭還需要經過公安部門的驗收。

  然而,記者實地了解發現,大部分密室的門窗緊閉,即便有窗戶也都用黑色的膠布封住,萬一發生火情,嗆人濃煙根本無法排出。在記者走訪的幾間密室中,除了少數幾間密室安裝了感應式噴淋頭,有些甚至連滅火器都沒有。有些密室的經營者擔心在房間裏設置消防栓會破壞整體裝修風格、影響氛圍,而忽略了背後的隱患。

  對於這樣的消防隱患,曾在上海經營一家真人密室逃脫工作室的馬子堯對《法制日報》記者説,在不考慮成本的情況下,經營者要按照規定全部用應急備用電源改造地標、墻標。當有危險發生時,所有設備斷電,應急燈會閃現。“密室的標誌都被偽裝,涂了熒光粉,只有應急燈光亮的時候才可以看到,這就是密室與其他建築最大區別。但是,嚴格按規定而設置的密室很少。其中有3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遊玩人數不多、規模不大,不屬於重點監管對象;第二個原因則是成本問題,一般密室屬於小投資,難以承受改造成本;第三個原因在於遊戲體驗上的選擇,寧可靠人力實時查看,也不願意犧牲體驗到處做標記”。

  不過,許多玩家表示,他們在玩真人密室逃脫遊戲時未考慮過此類安全問題。1名玩家在與記者聊天時説:“大家都是衝著闖關來的,沉浸在緊張的遊戲氛圍中,加之時間有限,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尋找線索上,根本顧不上去管房間是否安全。”

  商家管理隨意而為之 

  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的市場發展非常迅猛,以至於有人認為真人密室逃脫遊戲是一個掘金的暴利行業,對利潤的追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的創作和推廣。在迅速擴張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出來。

  宋夏就曾遭遇過拼團的問題。在提前進行電話預約並確認了兩次後,宋夏一行人到達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館,但被商家告知必須與其他玩家拼團。“在預約時,工作人員沒有告知要與其他玩家拼團玩遊戲。到了遊戲館,也沒有徵求我們的意見,就是讓我們接受拼團。與我們拼團的玩家是一對父女,他們也很茫然。當時,我們雖然有點不滿,但是忍住了,心想一起玩圖個開心就好”。

  遊戲開始,第一個房間很快就被宋夏等人解鎖。“已經到了最後一步,我們準備進入下一關了,這時,服務人員敲門拉著兩個人進來説他們也要加入遊戲。我們真的很無奈,之前已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迫接受了一次拼團,現在又要再次拼團,我們當時非常不滿。誰知道,服務人員竟然衝著我們翻白眼,提高嗓門重重地摔門出去。”宋夏向記者回憶説,“我們進入第二個房間時,設備一點反應都沒有,浪費了20分鐘。我們呼叫服務員進來,服務員翻了一個白眼説我們錯太多,把設備弄壞了。”

  “這時候誰還有心情繼續玩下去,我們要求退出遊戲,卻發現裝我們存包的櫃子沒有上鎖。他們的理由是‘反正有監控啊’。”宋夏一臉無奈地向記者講述説。

  遊戲製作水準良莠不齊 

  在調查中,不少玩家對記者説,目前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還存在類型化、同質化嚴重的問題。

  “隨著真人密室逃脫遊戲市場的發展,行業集中度逐步走高,市場的高度集中容易形成壟斷現象,造成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的類型化、同質化。”宋夏向記者舉例説,市場上的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類型比較集中,恐怖類、競技類、魔幻類、神話武俠類等遊戲類型佔據主流。這些遊戲比較側重於主題的噱頭、視覺刺激和動作衝擊,而較少文化含量,“容易劃分用戶陣營,提升用戶之間的仇恨度,達到刺激用戶比拼消費的效果。由於商業利益的驅使,遊戲商家加強了此類遊戲的研發和推廣力度”。

  根據宋夏的介紹,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類型化、同質化的第二個表現是,對電影題材和線上游戲題材的複製和抄襲,“這也是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的重要切入點,這種題材的氾濫也反映出密室遊戲製作水準的良莠不齊”。

  記者在調查中注意到,網上隨處可見售賣真人密室逃脫遊戲創意的商家。

  在購物網站搜索“密室逃脫主題設計”,記者與1名專門出售真人密室逃脫遊戲主題的賣家取得了聯繫。在這名賣家的網店中,一個“50個遊戲主題的電子版”商品僅售8元,該商品共有70余人付款,商品下面多個買家評論説“8元物超所值”。

  記者調查發現,在購物網站上,提供真人密室逃脫遊戲主題設計服務的商家還有數十家。還有幾家提供密室逃脫全套遊戲設計服務和機關定制的商家,他們的商品售價不菲,最高者達5000元。

  1名出售真人密室逃脫遊戲主題的商家告訴記者,他們是專門做密室逃脫遊戲主題設計的,這種大批量出售密室逃脫遊戲主題,也許正是密室逃脫遊戲行業出現跟風抄襲現象的原因之一。“密室之間互相抄襲成風,有密室首推紅外線,結果很快大家都有了。現在大到題材,小到技術細節甚至連墻紙顏色,密室之間都抄來抄去,跟風濫造的密室下場就是門庭冷落乃至關門”。(記者 趙麗)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