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探訪街頭共用運動倉:配空調電視 1元錢能跑5分鐘

2017年08月11日 09:09: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日前,北京出現了一種名為“共用運動倉”的新鮮事物。用戶下載手機應用,然後註冊、實名認證、繳納押金,就可以享用屬於自己的“私人健身房”,5分鐘收費1元。

  “共用運動倉”使用體驗如何?民眾接受度怎樣?日前,中新網記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探訪。

  1元錢跑5分鐘 倉內可吹空調、看電視 

  繼共用單車、共用睡眠艙、共用充電寶等“共用模式”後,共用運動倉日前現身北京的一些小區內。

  這些“迷你健身房”佔地約5平方米左右,房內放置一台跑步機。使用跑步機,用戶需要下載手機應用,然後按照提示完成註冊、實名認證、繳納押金,使用時只需用手機掃描倉門外的二維碼,即可打開倉門,使用跑步機,同時應用開始計時。

  産品客服向記者介紹,共用運動倉可供用戶24小時使用。

  記者親自體驗發現,相比于普通健身房,共用運動倉的設施相對簡陋,但可以滿足運動基本需求。倉內的跑步機和普通健身房的跑步機沒有太大差別,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調節速度、坡度等。

  除了跑步機以外,房內還安裝有空調、電視以及照明設備等,使用者可以在跑步時觀看電視,倉內的溫度也可以自行調節。

  另外,在倉內,記者還見到了一張每日衛生記錄表,上面標注著地面、跑步機、電視、空調出風口等每天的檢查情況。房間的角落裏還放置了一個小型滅火器。

  在收費方面,目前用戶在註冊時需要繳納99元作為押金,使用跑步機的計費標準則為“5分鐘1元”。

  體驗者:使用方便,但項目太單一 

  共用運動倉雖然剛剛出現,但是已經迎來了不少體驗者。

  10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北京朝陽區京棉新城附近的一間共用運動倉,遇到了剛剛結束運動的一名年輕女士。

  她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是第二次來這裡跑步,因為就在附近上班,有空就來鍛鍊一下。在這位女用戶看來,“共用運動倉”的專業性、舒適性沒有辦法和健身房相媲美,但是使用比較方便。

  “去健身房還要辦卡,上班族堅持去也不容易,這裡隨便跑跑還不錯。”這位用戶告訴記者。不過在她看來,共用運動倉還是有一些缺陷,“裏面的空氣還是有一些味道,另外就是運動項目太單一了,只有跑步機,如果有其他器械就更好了。”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針對用戶遇到的問題,運營方還專門建立起了微信群,供用戶交流使用體驗。

  記者進入京棉新城的用戶交流群,發現這個群規模已達到60人,其中包含有産品的客服人員,用戶們會時不時在群內互動,提出自己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建議。

  技術漏洞導致付款靠自覺? 客服:改進中 

  雖然很多用戶感覺共用運動倉的使用很方便,但是大家在體驗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技術漏洞。

  例如,有不少用戶反映,目前運動計時完全靠用戶在手機上手動點擊停止,而非根據出倉的時間來計算。

  “現在全靠大家自覺付費,有人可以提前結款但人不走,這個問題已經反饋很久了。”一名用戶在京棉新城的用戶交流群裏表示,目前的設置會讓一些人鑽漏洞。

  而記者在體驗時也發現,手機可以提前十分鐘預約使用運動倉,但當記者成功預約一個運動倉後,卻發現倉內仍有人在跑步,沒有辦法進入,只有倉內用戶出來後才可以掃碼進入。

  針對用戶們反映的這類問題,客服表示正在努力解決,而手機應用的版本也在不斷更新。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