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暢銷童書淪為圖書盜版重災區 業內人揭秘製作流程

2017年07月14日 15:50:45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上官雲)近年來,“親子共讀”盛行等因素使得童書出版成了國內出版業的亮點版塊。但盜版行為的猖獗,卻令出版機構遭受不小損失。日前,蒲公英童書館、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與北京閱讀季等機構攜手向讀者倡導併發出抵制盜版的倡議:尊重智慧財産權,堅持原創。就此,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先後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及專家,得知目前暢銷童書已成了盜版重災區,但出版機構卻面臨著維權難題。

  説起童書盜版,據《中華讀書報》2016年刊發的報道,在2015年雙十一期間,僅天貓網及淘寶網銷售的《笑貓日記》侵權圖書就超過了3萬套;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在淘寶網打擊《丁丁曆險記》的盜版,銷量居然一下提升了20%。

  一本盜版書是怎麼製作出來的?有業內人士匿名向記者透露,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印刷單位私自加印,賣給圖書零售商;將原版圖書重新錄入、排版、印刷;掃描原版,直接進行印刷;把電子版用文字識別軟體“讀”出文字,重新排版進行印刷。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了上述盜版情況,並表示,浙少社的三大系列童書《查理九世》、《沈石溪動物小説系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確實全部遭遇盜版,“出版社、作家、讀者都是受害者”。

  更倡狂的盜版,是正版圖書只有精裝,而盜版者卻推出了平裝版。蒲公英童書館行銷總監周丹向記者透露,他們推出的《漢聲數學圖畫書》全套在噹噹自營上的銷售價格是672.8元,但在某電商平臺上卻出現了僅售219元的“平裝版”,“只有我們才有正版的版權,也只推出了精裝版,其他渠道賣的平裝的都是盜版”。

  “暢銷童書現在成了盜版重災區,你在盜版書攤上基本就可以判斷,現在哪些書流行了。”周丹有些無奈地説,此外,盜版書們還有跟風抄襲、改編正版等一系列方式,防不勝防。

  盜版童書的危害顯而易見,且不説粗製濫造導致內容偏差,盜版書商為了降低成本,採用了不合格的紙張、油墨和膠水等,長期閱讀此類書籍,還會影響健康,盜版行為也給各大出版機構帶來了嚴重的利潤和名譽損失。但記者經過採訪了解到,面對此類現象,出版機構卻面臨著維權難的問題:取證、投訴難,即便官司打贏了,獲得的賠償也很少。

  而隨著相關部門打擊盜版力度增加,某些賣盜版書的店舖“反偵察”能力也在增強。據媒體報道,現在賣盜版書的網路書店非常警惕,出版社要想取證很難:別説開發票,就連手寫的收據都不給開;如果堅持開發票,他們就不賣。

  “以前是盜版書丟字、漏字,印刷粗糙的問題,比較容易分辨,現在盜版技術也進步,出現了‘高倣版’盜版書,得專業人士才能分辨出來,更別説讀者了。”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抱怨道。

  針對上述現象,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幹事張洪波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要遏制盜版行為,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那些不符合出版管理條例和相關標準的出版物也應及時召回、銷毀。

  “行業協會應該建立行業自律規則。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則,就要採取相應懲罰措施,比如建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處罰等等,對侵權盜版行為形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張洪波説。

  同時,他還介紹,每年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開展的“劍網行動”實際就是針對網路侵權盜版的專項治理行動,廣大家長在為孩子選購圖書的時候,發現侵權盜版行為也應及時舉報。

  “買童書的時候,家長們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辨別盜版書的辦法,首先就是看定價,太低的不可能是正版。”親子閱讀專欄作家李崢嶸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也可以看印刷色澤,正規出版物顏色會比較柔和。

  李崢嶸説,正版童書使用大豆油調墨,所以聞起來不會有太刺鼻的味道,但盜版圖書就不同了,為了省錢,使用的油墨很低劣,重金屬超標有害健康,“選童書要學會聞氣味”。

  “家長也別忘了去看版權頁,正版書都有引進號碼。如果習慣網購,買書也要找出版社直營店或者資質好的網店。”李崢嶸説,大家都擦亮眼睛,盜版書就無處遁形。(完)

  下一頁   [延伸閱讀]   手繪插畫、小清新文字……治愈係繪本為何受歡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