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兩姐妹帶著重病母親上大學 被稱“最美大學生”

2017年06月13日 15:39:53  來源:雲南網
字號: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 實習生 張彤)因母親患重病無人照料,雲南開放大學學生張鴻青一邊上學一邊帶著母親看病,生活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奔波于學校和出租房之間。當張鴻青外出實習為媽媽掙醫藥費時,在雲南開放大學大理衛生分校讀書的妹妹又接力照顧媽媽。姐妹倆被網友稱為“雲南最美大學生”。

  今年23歲的張鴻青,就讀于雲南開放大學大三,是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人,家裏還有一個妹妹。在她14歲時,父母前往外省海上養魚打工掙錢養家。

  據她介紹,2015年6月,父親因為工傷與母親兩人返回家中休養。沒過多久,母親因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發現是腎衰竭晚期,也就是尿毒症,只能做血液透析維持生命。因保山醫療條件有限,張鴻青帶著母親轉到了雲南博亞醫院(原雲南腎臟病醫院),從此母親開始了漫長的透析之路。

  “一週最少3次,每個月14次透析,很多針水和醫藥費用都不能報銷,透析還面臨很多並發癥。”張鴻青説,新農合醫療保險為母親報銷一部分費用,但是遠遠不夠,她就起了休學打工的心思。

  “父親好一些後就要去外省接著打工,我也想去打工補貼家用。”張鴻青給學校輔導員打電話,輔導員得知後一直努力勸説,老師知道她的情況之後也幫助她向學校申請了1萬元特殊困難補助,還動員學校師生捐款幫助她度過難關。如此多的人的關心,讓張鴻青倍感溫暖,她決定繼續上學,“好心人給我們送一床毛毯我都銘記在心,我不能放棄。”

  從2016年8月起,張鴻青就在雲南開放大學邊的大梨園村租了個單間,與母親一起住在這裡,“一共20平米,一張桌子一張床,每個月需要300塊。”小小的屋子承載起了整個家庭的希望。

  帶上母親上學,張鴻青的生活就像上了“發條”一樣。早上5點,張鴻青起床煮好早餐叫媽媽起床,利落地幫媽媽洗臉、梳頭、穿衣服、喂她吃藥、換藥,一切安頓好之後趕往學校上課,中午跑回出租屋做飯打掃衛生,下午也從不在外逗留,回到出租屋吃完晚飯就帶著母親在校園中散步,每天堅持給母親按摩20分鐘,消毒、換藥、洗腳、洗臉......這一系列的動作,她從陌生變到嫺熟。晚上母親睡著後,她就拿出臺燈在簡易餐桌上復習一天的課業,出租屋裏微弱的燈光照亮了她前進的方向。當母親需要透析或檢查時,兩人就從呈貢往醫院趕,一個星期三四次。

  “她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人比較靦腆,很有禮貌,但是參加學校活動非常積極。”輔導員張洪波老師説起張鴻青讚不絕口。張鴻青在上課空余參加了學校的紀律督察大隊,在校期間不僅拿過國家勵志獎學金,獲得省級優秀畢業生、省級三好學生的稱號,還曾被提名為第十一屆雲南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

  張鴻青説,2016年3月,醫院通知有合適的腎源,家裏東拼西湊借來了手術費,母親終於成功做了換腎手術。但一家人沒想到的是術後恢復花費的錢更多,剛出院前兩個月每週要按時復查一次,要按時喝抗排異藥。因沒錢住院,每次都是門診復查,醫保不能報銷,每個月各種費用加起來需要七八千,中途母親還因為白細胞感染住院一次。2016年5月,母親再次查出肺部感染、巨細胞感染、尿道感染、植腎功能不全、腎性高血壓等並發癥,家裏因為醫療費用再次焦頭爛額。

  7月份,張鴻青需要外出實習一年,她選擇遠赴深圳一家手機工廠做電腦方面的工作,“每個月底薪2030,沒有提成,但是有加班費。”張鴻青説,她上通班,一個月一天都不休息,有時還經常上夜班,每個月能掙4000塊左右,除去生活基本開銷,剛好能讓母親去醫院復查一次。2017年新年,她也選擇留在公司加班,“車票太貴了,省下來可以讓母親治病”,實習整整一年,她一次都沒有回過家。

  因為姐姐要實習,在雲南開放大學大理衛生分校讀書的妹妹張鴻珊就接力照顧母親,她同樣在學校外面村子中租了房子。就讀護理專業的張鴻珊照顧母親更加得心應手,日常量體溫、測血糖血壓,還有一些基礎護理等。遇到母親檢查的日子,兩人就連夜坐火車到昆明,剛開始一週一次,後來慢慢半月一次,一月一次。“媽媽狀態好的時候還會去超市買酸奶給我喝”,説起那段日子,她記得更多的與母親相處時簡單的快樂。

  這樣過了半年,因張鴻珊開學之後課業太重而且面臨實習,好在母親身體逐漸好轉,家人商議後,決定母親一人留在老家,托街坊領居照看。

  2017年5月16日,母親再次肺部感染住進醫院,張鴻珊請假20余天照顧她。因為臨近考試,她才不得不返回學校。

  為湊醫療費,張鴻青在“輕鬆籌”網站上申請籌款,同時雲南開放大學傳媒與資訊工程院在6月12日至6月17日期間,在學校發起籌款,希望幫助她渡過難關。

  如果您也願意伸出援手幫助這對堅強的兩姐妹,可致電雲南網0871—64160447。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