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藍鯨”誘導自殺 “自殺遊戲”能控制人的心理?

2017年05月25日 09:32:31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近日,“藍鯨”遊戲成為高度警戒的網路詞語。在百度以“藍鯨遊戲”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首先出現的是顯眼的友情提示:“請遠離傷害自己與他人的活動”。各大社交平臺也揮出重拳封禁、刪除以“藍鯨”等為關鍵詞建立的群組。“藍鯨”遊戲這個由俄羅斯一位大學生發明的死亡遊戲,要求網路參與者在50天內完成種種自殘行為,並最終完成自殺的任務。雖然遊戲的描述令人瞠目,卻被全球多個國家的青少年追隨。在遊戲的“蠱惑”下,已有多名青年男女心甘情願赴死;雖然遊戲創始人菲利普布德金已經鋃鐺入獄,但仍無法阻止“藍鯨”出沒在全球諸多國家。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個充滿血腥的死亡遊戲具有如此魔力?又該如何讓青少年拒絕“藍鯨”的蠱惑?

  “藍鯨”如何誘導自殺

  早在2013年,“藍鯨”遊戲就現身俄羅斯網路空間。直到2016年,接二連三的青少年自殺事件,才將人們的視線引向這個遊戲,並一步步地發現它血腥甚至邪惡的本質。

  “藍鯨”遊戲為何有這種魔力?“‘4:20叫醒我’是遊戲的另一個名字。每天早上4:20起床是遊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整個遊戲的基礎。這一遊戲內容從生理層面對參與者提出了要求,它對參與者心理狀態産生的影響更不容忽視。” 心樂土心理諮詢中心資深心理諮詢師徐瑞萍説。

  “藍鯨”遊戲的50項任務中,有多項都要求參與者在淩晨4:20起床。最後更是要求參與者連續19天在4:20起床,完成看恐怖影片、聽音樂的任務。

  徐瑞萍介紹説,每個年齡段都有其最佳睡眠時間,青少年時期通常應該保持8—10小時的睡眠。睡眠過少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年輕人如果長期在4:20起床會導致精神恍惚,大腦運轉變慢,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焦慮或抑鬱,甚至是精神異常,進而影響大腦對重大事情的認知和辨別能力。從現有情況看,遊戲設計者利用了這點。”

  對於死亡,人們通常充滿敬畏和恐懼。然而,全球已有疑似超過百名青少年,在參與“藍鯨”遊戲後終結了生命。“遊戲共持續50天時間,通過50個越來越冷酷的任務,讓參與者逐漸減少對死亡的恐懼。”徐瑞萍説,這種方法在心理治療中叫做漸進式脫敏。心理醫生通常會用這種方法,幫助患者克服對某種事物的恐懼。“諮詢中脫敏的對象一般是來訪者恐懼的事物或畫面,比如社交恐懼症,但在這個遊戲中被脫敏的事物是死亡。”

  在“藍鯨”遊戲中,參與者被要求接受組織者指令,觀看或聽組織者提供的圖片、影片、音樂。徐瑞萍表示,組織者很有可能通過這種方式向參與者發送催眠暗示。“通常,外界資訊無法接觸到人類潛意識。但如果催眠資訊超過一定量後,便有可能突破意識對資訊的過濾,直接給潛意識指令。” 徐瑞萍説,這個遊戲中來自組織者的指令以及大量的恐怖圖片、影片、音樂很可能就是起到這種作用。死亡脫敏和催眠暗示的共同作用最終使遊戲者做出極端舉動。

  為何受害者多為青少年

  死亡遊戲中生命的逝去,“藍鯨”的蠱惑是外在原因,參與者的心理因素則是內因。徐瑞萍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沉迷遊戲,不少人中途退出遊戲就是例證。“藍鯨”的蠱惑只對那些對暗示非常敏感的一小撮人群最為奏效。而“藍鯨”遊戲的受害者多為10多歲的青少年,也並非偶然。自我認同感的缺失,使他們墜入遊戲的黑暗終點。

  “由於自我同一性的發展,青少年會在這一階段經歷激烈的心理衝突。” 徐瑞萍解釋説,在兒童時期人們會對世界形成基本的認知。但進入青少年時期,孩子們開始關注精神的自我,開始有意識地回答“我是誰”,導致之前對社會、世界的認知發生巨變。“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心理非常不穩定。他們需要在精神層面找到自我認同感,遊戲便是迎合了這種心理。” 徐瑞萍説,青少年喜歡標新立異是因為希望通過嘗試特殊行為,扮演不同社會角色,找到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

  增強青少年對“藍鯨”遊戲的免疫力,便是對症下藥,給予孩子更多真正意義的關愛。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立個性,發現他們的特點,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我價值感。

  “具體到我國情況,需注意改變功利化教育。” 徐瑞萍説,以應試、個人成功為目標的功利化教育容易使青少年陷入生命的虛無感,否定生命意義。

  2016年,北大精神科醫生徐凱文提出“空心病”一詞。在對大學生的日常諮詢、治療中,他發現很多非常優秀的年輕人感到內心空洞,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和動力。他的調查發現,30.4%的北大新生厭惡學習,40.4%的學生認為人生沒有意義。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功利化教育只追求應試,卻忽視了培養孩子對生命、生活本身的感受和思考。

  “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比大學生更突出,巨大的學業壓力讓他們感到心理疲憊、焦慮。”徐瑞萍建議,各類學校應加強生命教育,讓孩子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並努力實現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不要因此誤解心理學

  對於“藍鯨”遊戲蠱惑心靈,也有意見不同的心理學工作者。在美國陶斯學院合作者、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顧問徐卓看來,“藍鯨”遊戲與心理學的聯繫並沒有那麼強烈。“每天有許多極端事件上演,‘藍鯨’遊戲很可能只是其中一個。而且100多人自殺的樣本量還不足以得出有説服力的心理學結論。”徐卓説。他更為關心的是,公眾不要因此誤解心理學能控制人們去自殺。

  在網路搜索,很容易找到各種吐槽文章,講述著公眾對心理學的種種誤解。“我經常被問到,能不能讀出他心裏在想什麼,或者心理醫生會不會通過催眠騙取患者賬戶密碼。”徐卓説。

  遊戲創始人的心理學背景,讓“藍鯨”與心理學似乎有了天然的聯繫。“在很多人眼裏,心理學被披上了殺人工具的外衣,能操控人去自殺。”徐卓説,心理學雖然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但公眾對它的了解似乎並不深入。在人們眼裏,心理學有著無所不能的魔力。“很多公眾並不知道,只有在患者高度認可和配合心理諮詢師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施催眠術。要控制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更是難上加難。”他説,對於不確定事件,人們喜歡找到一個解釋,看不見摸不著的心理學很容易被拿出來説事兒。

  “目前人們對心理諮詢也有很大誤解,認為有心理疾病才找心理醫生。”徐卓説,就像定期檢查身體一樣,人們也需要定期讓心理醫生對心理健康進行評估。“通過心理干預,讓人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生活品質,這才是心理工作者的目標之一。”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