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共用單車新政徵求意見 要求用戶實名制

2017年05月23日 13:44:1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昨天,交通運輸部對外發佈《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簡稱“徵求意見稿”),進行為期兩周的公開徵求意見。對於老百姓比較關心的押金安全、停放、不文明用車等問題,這份新政均有涉及。其中,徵求意見稿鼓勵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採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

  現有的多個共用單車平臺在註冊環節時,用戶預先繳納押金是必過的門檻。比如摩拜押金為每人299元,ofo單車的押金為99元。

  此前也有媒體測算,整個共用單車行業的押金池大約有幾十億元。因此,也有不少用戶開始擔心押金安全的問題,而這也成為共用單車新政格外關注的地方。記者在徵求意見稿中看到,新政鼓勵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採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實施專款專用,接受監管,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積極推行“即租即押、即還即退”等模式。

  共用單車雖然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但同時也存在車輛亂停亂放,不少地區頻發單車侵佔公交站、道路輔路等問題。

  

  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即大眾俗稱的“共用單車”。22日,交通運輸部發佈十部門起草的《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不鼓勵發展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用戶註冊需實名制,亂停亂放納入信用記錄等等,同時也對用戶關心的押金、保險、隱私安全等問題做出了規定。

  官方共用單車發展政策徵意見:有七個規定不知道會吃虧

  

  據西班牙《發展報》網站5月20日報道,除了共用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和汽車等交通工具以外,中國人又開發出其他可以共用的服務,如籃球、手機充電寶和雨傘等。最近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用經濟市場規模達39450億元人民幣。

  外媒讚中國共用經濟“爆炸式”發展:雨傘都能共用

  

  從網約計程車開始,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助力下,網約車、共用單車、分時租賃汽車等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相比私家車通勤出行,共用交通能為了我們省多少錢?假如有一天,當城市出行服務體系足夠健全,我們會否不再買車?

  共用經濟來了還需要買車?給你算算出行成本賬

  

  今後,共用單車在使用和發展上或將有諸多變化:實行實名制註冊使用、禁向未滿12歲兒童提供服務、電子圍欄解決亂停放問題、用戶資金安全要保障、使用者將有保險保障、企業對亂停放車輛不進行管理的將限制其投放、鼓勵免押金,推行“即租即押、即還即退”模式等。

  共用單車實名制約束未成年人 昆明市民:治標不治本

  

  共用單車如今已成為彌補城市交通短板的重要交通工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共用單車運營企業有30多家,累計投放車輛超過1000萬輛,註冊用戶超1億人,累計服務超過10億人次。儘管共用單車發展很快,但也亂象頻出。為此,不少城市已出臺地方版“指導意見”,這次全國性的《指導意見》來得也很及時。

  評論:規範共用單車應有時間表 考驗政企聯動能力

  

  記者近日在北京、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調查發現,繼共用單車、共用汽車之後,共用充電寶、共用籃球、共用雨傘等共用經濟新形態不斷涌現,並成為新一輪資本蜂擁的“風口”。僅以共用充電寶為例,短短40天時間就獲得11筆融資,近35家機構介入,融資金額約12億元人民幣。

  充電寶、雨傘紛紛共用 “花式共用”經濟來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