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河南昨日遭暴風雨突襲 鄭州市1小時降溫11℃

2017年05月23日 09:08:13  來源:大河網
字號:    

  昨日下午6點,鄭州突如其來的大風降雨讓剛下班的市民措手不及。

  核心提示丨連續多日的晴熱、乾旱,讓人們提前感受到夏日的酷暑。昨日下午到夜間的一次強降雨過程,暫時拉下了高溫的閘門,雨水緩解旱情的同時,大風也在拉低氣溫。正處於灌漿關鍵期的冬小麥,連日來遭受了幹熱風的侵襲,這次的降雨,將一定程度上緩解幹熱風對小麥成熟的不利影響。

  天氣|風雲突變多地迎降雨風力較大使高溫緩解

  夏天的雨,一大特點便是“雷厲風行”。昨日中午12時50分,鄭州市氣象臺就發佈了雷電黃色預警信號。雖然下午趨向悶熱,但預報中的雷雨遲遲不來。

  到了晚上7時左右,風雲突變。先是雨滴啪嗒啪嗒滴下來,將正在下班回家路上的市民打了個措手不及。緊接著,風力驟然加大,將空中的雨滴撕碎,樹枝也劇烈扭動,空中的雲朵快速滑行。預報中的短時強降雨,醞釀了一個下午後,在剛入夜時驟然降落。從雨勢來看,並不是暴雨、大雨級別,而是中雨級別。

  河南省氣象局相關人士介紹説,其實從昨日下午2時起,冷空氣前沿就已經到達我省西部、西北部地區,雨區與冷空氣的前沿位置吻合。多重因素都有利於此次降雨和對流天氣過程。高空有低壓系統起著抽吸作用,有利於産生上升氣流,低壓槽前的西南氣流又有助於水汽輸送,冷空氣有助於對流天氣的觸發。

  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下午到夜間,我省中東部地區降水可達到中雨量級,其他地區則是大雨量級,而局部可達暴雨量級。在降雨過程中,部分地區還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此次降雨面積較大。據介紹,我省大部分地區都由陰天轉小到中陣雨、雷陣雨。其中,黃河以北和三門峽、洛陽、南陽、信陽等四地區和平頂山、駐馬店兩地區南部和鄭州地區西部,以及鄧州、固始、新蔡、鞏義部分地區都迎來大雨過程。

  數據|鄭州市昨夜吹7級風一小時降溫11

  受冷空氣影響,全省自北向南先後轉偏北風4到5級,陣風6級。這股風力,對前段時間的高溫天氣是有效的緩解。記者注意到,受降雨的影響,到昨日晚間7時許,鄭州的氣溫已跌破30攝氏度,降至29攝氏度。

  昨晚的降雨過程,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大風。本來鄭州下午的風向一直是偏西風,風力在四級左右。但隨著降雨的到來,風力驟增特別是從19時到20時,短短一小時內風力從四級以下陡增至七級左右。與此同時,風向也完成了偏轉,從偏西風轉為偏北風。

  根據氣象部門監測,鄭州市昨夜的最大暫態風力一度達到14.6米/秒,相當於7級風力。受此影響,從19時至20時,鄭州的平均氣溫從29跌落到18 ,短短一小時下降了11 。本來是初夏的雨,硬生生成了深秋般的驟雨,走在路上的行人,穿著短袖直呼冷。

  影響|幹熱風不利小麥灌漿此次降水是“及時雨”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幹熱風頻次明顯增多。僅僅是5月10日之後,我省就先後出現了兩次幹熱風過程。省氣象局副局長陳懷亮介紹説,近些年來,幹熱風有抬頭的趨勢。幹熱風是一種高溫、低濕並伴有一定風力的農業災害性天氣。根據預測,麥收前還將出現一次幹熱風天氣,時間在5月26日至5月28日之間。

  省農業氣象服務中心相關人士説,幹熱風天氣對小麥的影響,主要與在小麥灌漿期間,下墊面植被生長狀況、土壤墑情、田間管理水準等多種因素相關。要是不及時採取措施,會造成小麥葉片凈光合速率降低,功能衰退,影響葉片活性;另外,還將影響小麥灌漿速度,造成千粒重增長速度減慢,使小麥産量降低。

  應對幹熱風的有效方法,是及時澆足灌漿水,並噴施磷酸二氫鉀。

  昨日20時許,記者致電河南省氣象臺。氣象臺值班專家分析説,根據實時的監測顯示,降雨主要集中在我省北部和中西部,東部也出現了零零散散的降雨。三門峽雨量監測站的數據,已經達到了39毫米,而焦作市一個鄉村雨量點,降雨量已經達到了89.2毫米。由此可以看出,此次的降雨天氣可以緩解前段時間幹熱風對冬小麥的不利影響,增加土壤的墑情。不過,由於冬小麥目前已進入成熟期,此次降雨過程伴有大風,可能造成小麥的倒伏。

  記者了解到,此次降雨過程來得快,去得也快。今天,我省的信陽、駐馬店、週口、商丘四地區和固始、新蔡、鹿邑、永城小雨停止轉多雲,其他地區多雲轉晴天。但高溫天氣暫時停止,今天我省的最高溫度,東部、東南部為21攝氏度到23攝氏度,其他地區為23攝氏度到25攝氏度。明後兩天,全省將是晴天間多雲的天氣。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