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進後院要收100元 南鑼鼓巷“異類”書店正式關門

2017年04月27日 15:3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 宋宇晟)在北京最熱鬧的景點之一營業,還要求進入“閱讀空間”的讀者交100元“門票”。這樣的書店大概在京城僅此一家。而這家名為“樸道草堂”的書店,于25日關門了。

  當天一大早,樸道草堂就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宣佈“書店正式關門,終年九歲”。事實上,在營業的九年中,由於其身居鬧市,以及並不便宜的百元“門票”,樸道草堂一直是個“異類”。

  25日,記者來到這家“鬧中取靜”的書店。

  樸道草堂書店的門上挂出了“休息”的小木牌。施工人員從另一個門進進出出。

  時不時還有零零星星的遊人前來拍照。其中有的人是因為看到書店關門的消息而特意前來拍照留念的。

  面對前來拍照的遊人,店長賴玲不願多説。她只説書店關門後如何處理現在還“不知道”。

  半年多以前,記者也曾探訪這家書店。當時的樸道草堂就因“入門須安靜”、“進門最少購買一本書”、“如果要進入店內設立的閱讀空間門票要交100元”等等這一系列要求擋住了大多數遊人的腳步。大多數遊客只在書店前面賣書的地方停留片刻,少有人進入後面的“閱讀空間”。

  那時,賴玲就曾告訴記者,設置這些條件就是為了保留這樣一個“鬧中取靜”的空間。“人們現在很難讓自己處於一個非常安靜的狀態,不看手機、單純看書、或者做一個安靜的事情,很多人現在做不到。”

  同時,她也認為,既然安靜下來很難,這麼安靜的地方又“極其少”,肯定會有人“需要這樣的地方”。

  在這個空間,像手機、電腦這類“不安靜”的電子用品是被要求儘量禁止使用的。“這是我們提倡的要求,但進來看書的人可能還是沒法自覺。不過在這個空間裏,信號本身就不好,就天然地遮罩掉了。”賴玲説。

  而當書店後院的閱讀空間人數過多時,店員還會限制進入的人數。賴玲曾告訴記者,“每天人數達到一定量的時候,為了保持這個地方安靜,我也不會讓人太多”。

  面對“是否會花100元去書店看書”這樣的問題,不少人覺得,花這麼多錢去看書有點“匪夷所思”,並表示自己肯定不會“花100元去書店看書”。

  不過,也有遊人向記者表示,書店內外確實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和街上的喧鬧相比,書店中的安靜確實“值得”付費。還有人坦言,雖然自己不會“花100元去書店看書”,但付費閱讀也屬於“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情,無可厚非。

  事實上,在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能讓人靜下心來的閱讀似乎正越來越成為一種情懷的寄託。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因此就忽視閱讀的現實意義——人們從書中獲取他人的人生經驗、自己所需的知識或是讓自己獲得精神上的某種滿足。

  或許情懷之外,閱讀的現實意義更應該受到關注。而不只是為了情懷而閱讀,為了閱讀而閱讀。(完)

  下一頁   [延伸閱讀]   藝術品公司稱西周鹿角受損索賠千萬 法官:需鑒定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