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法官也被騙!團夥精細分工 一個電話騙走他八萬

2017年04月14日 11:05:5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湖南警方最近成功偵破一起全鏈條的電信詐騙案,整個團夥在組織者之下分為話務、取款、拆資和卡務四個小組,各組週邊成員隨機招募,骨幹之間緊密協作,形成一個完整閉合的詐騙鏈條。而就在湖南洪江一名法官被騙八萬元之後,這個詐騙鏈條才浮出了水面。

  2016年9月12號,湖南洪江市人民法院李法官接到一個自稱是院長的電話,對方直呼其名向他借錢應急,為確認真偽,李法官決定當面詢問院長,結果領導外出。而這時,對方再次打來電話催促,無奈之下李法官給對方轉了八萬元。待領導回來後,李法官才發現上當受騙,隨即報警。

  劃分小組 通過改號電話進行詐騙

  警方經過偵查發現:詐騙電話是一個改了號的網路虛擬電話,電話信號源和被騙資金都指向廣東。在電信部門的配合下,兩名犯罪嫌疑人王某和楊某林進入警方視線,他們先後用外省身份證在懷化開了28張電話卡,並且和廣東一名叫劉某波的男子聯繫緊密。專案組經過四個月的偵查發現,廣東茂名的劉某波就是這個詐騙團夥的組織者,他們分工明確,在廣東、山東等八省冒充領導實施電信詐騙。

  湖南懷化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重案大隊大隊長 鄭德愛:卡務組是專門負責辦卡,包括手機卡、銀行卡,話務組是專門負責給受害人撥打詐騙電話,拆資組是專門負責詐騙所得的資金,分多級卡進行轉賬,取款組最後是負責把詐騙所得的資金通過ATM機取款。

  詐騙團夥11名全部骨幹落網

  2016年12月9日,專案組搗毀位於中山市坦洲鎮的電信詐騙窩點,2017年1月3日,劉某波團夥11名骨幹全部落網。

  精細分工 閉合鏈條形成産業

  那麼詐騙團夥是如何獲得公民資訊、又是如何實施詐騙的呢?根據詐騙團夥組織者劉某波供述,他們在實施詐騙之前首先就是要購買身份資訊。犯罪嫌疑人劉某波拿到公民個人資訊後,通過甄別找出實施詐騙的對象,並向對方手機發送一條短信連結,借此盜取他的手機通訊錄資訊。

  湖南懷化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重案大隊大隊長 鄭德愛:犯罪分子利用木馬病毒植入到受害人手機當中,受害人一旦打開連結以後就獲取了他的聯繫人的手機短信內容。

  隨後詐騙團夥開始根據資訊設計詐騙臺本,並針對詐騙對象所在地區,邀請當地人在當地辦理電話卡冒充領導實施詐騙,由於是本地口音,不少人都落入他們的圈套。

  得手後,取款組和拆資組人員同時跟進,幾分鐘內就將錢取走。從2016年9月份至12月份,他們累計撥打詐騙電話2000多個,詐騙成功50余起,涉案金額230多萬元。

  電信詐騙升級轉型 謹防受騙

  隨著公安部門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不斷增大,犯罪分子也在不斷轉變方法,比如通過網路病毒方式盜取虛擬財産;通過網上交友、虛假宣傳發財致富等方式進行詐騙,並將傳統的電話、短信詐騙轉向網路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 湖南省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中心從2017年以來受理的網路電信詐騙報警來看,網路詐騙最多,佔到了76.3%。 辦案民警提醒,除了提高警惕意識外,在接收到與本人錢財有關的資訊時,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賬、不匯款。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