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亞洲最大高考工廠”陪讀父母:再熬60天 就解放了

2017年04月10日 15:37:28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帶上保溫桶和小板凳,往學校方向,三三兩兩走去,這是毛坦廠中學附近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高考倒計時60天的毛坦廠鎮,大部分時間都像是在沉睡中。

  只在每天早上7點、中午12點前後、下午5點以及深夜11點的時候,小鎮上的一切才會忽然甦醒過來:各種小吃攤支在路邊,學生們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一片生機盎然。

  這些學生來自鎮上的毛坦廠中學,這是中國最神秘的“備考學校”之一,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

  而當學生們返回學校後,剛剛還喧鬧的商販、鼎沸的人聲,猶如潮汐般迅速退去,小鎮在一瞬間又恢復了沉寂。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走進位於安徽六安市的這個神秘小鎮,走進陪讀父母們的生活中。

  5點半

  她把聲音壓得很低很低,並一再囑咐:“別打擾孩子們休息。”

  兩層樓,裏面分了大小不一的格子間,一共住了12戶陪讀家庭。

  起床做飯 摸黑出門

  清晨五點半,吳阿姨悄悄從床上起來,伸了個懶腰,摸黑打開自己格子間的房門,走進了公共廚房區,熟練地洗鍋、熱油、煎蛋。

  吳阿姨是毛坦廠鎮陪讀大軍中的一員,她來自六安,陪著兒子在這裡復讀。她住的地方就在毛坦廠中學的補習中心對面,是棟2層樓平房,裏面分了大小不一的格子間,一共住了12戶陪讀家庭。

  “每天早上我儘量給兒子換著花樣弄點早飯,自己弄的飯菜放心。”吳阿姨借著廚房裏微弱的燈光,熱了飯,又煮了面,還順道把燒好的熱水輕輕端進兒子房間,在與紅星新聞記者對話過程中,她把聲音壓得很低很低,並一再囑咐:“別打擾孩子們休息。”

  母親默契:絕不交談

  不一會兒,每一個格子間裏都開始發出窸窸窣窣的響聲,其他母親也都起床,拿著鍋,走進這個簡陋卻乾淨的廚房。

  這些母親之間,都有不約而同的默契,輕手輕腳,絕不交談,生怕弄出一點響動,驚擾了還在睡夢中的學子。

  清晨5:52,吳阿姨把做好的早飯端到兒子床前。

  清晨6點,天開始亮了,很快,吳阿姨住的樓裏鬧鐘聲此起彼伏,房間裏的燈,一盞一盞地亮了起來,學生們開始起床洗漱。

  清晨6:15,整個小鎮已經醒來,學校廣播裏播放的音樂。這時,已經有勤奮的學生背著書包,急速路過。吳阿姨的兒子小吳快速吃完早飯,小跑前往學校。

  11點過

  為了給孩子節省時間,很多母親將午飯做好,送到學校門口。

  沒有找到避雨處的,則站在雨中舉著傘,為孩子撐出一片晴空。

  為了兒子讀書:格子間年租7千

  這棟樓裏的學生全部離開後,母親們聚集在廚房,端著碗,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用方言閒聊。吃過早餐後,母親們開始整理出自己孩子的臟衣服進行清洗。

  這時,紅星新聞記者才看清楚,吳阿姨和兒子居住的這個格子間裏,四面只有一扇對著走廊的窗戶,曬不進陽光。房間裏,兩張床,一個洗衣機和一張桌子,再也擺不下其他東西。

  吳阿姨説,這樣一個格子間,一年租金7000元,“租房子加上學費,差不多一年要6萬元,對我家來説,是一大筆錢,但為了兒子讀書,沒辦法。”吳阿姨去年7月30日帶著兒子搬進了這個格子間,“學校規定,沒租到房子的,不給辦理入學。”

  “不能因為做飯耽誤了娃娃的時間”

  晾好衣服,已是上午10點,吳阿姨去路邊的菜市買菜。

  今天,吳阿姨打算給兒子做個紅燒雞翅,再燉一個排骨藕湯,“學生們辛苦啊,得吃得好一點。”買好菜,吳阿姨迅速趕回去做飯,必須保證11:40兒子放學回家後,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可不能因為做飯耽誤了娃娃的時間,他吃完就要趕回學校的。”

  11點過,在吳阿姨忙著做飯時,已有不少母親提著保溫桶和一個小板凳,往學校方向,三三兩兩走去,這是毛坦廠中學附近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11:40,下課鈴一響,孩子們從學校裏魚貫而出。這天剛好下雨,校門口,有的母親搶佔到避雨的屋檐,就讓孩子坐在小板凳上;而沒有找到避雨處的,則站在雨中舉著傘,為孩子撐出一片晴空,孩子們則端著保溫桶大口吞咽飯菜。

  夜裏11點

  “今天英語聽寫全對嗎?”聽到母親的問題,剛剛還説笑的小吳收起了笑容。

  從廚房出來的吳阿姨,在外套上把手擦乾,輕輕坐在兒子旁邊,靜靜發呆。

  下午5點左右下課時,大多數學生選擇在食堂吃晚飯。晚上,學生們要到夜裏11點左右才放學。母親們紛紛站在走廊上,把自己的孩子迎入房間。

  看見小吳回來,吳阿姨趕緊走上去問:“今天英語聽寫全對嗎?”聽到母親的問題,剛剛還和同學説笑的小吳,收起了笑容,擺擺手答道:“不知道。”吳阿姨癟了癟嘴,把中午吃剩的排骨藕湯端到桌上,“吃吧。”小吳坐下來,沉默不語地吃著碗裏的藕,“多吃點排骨啊。”吳阿姨把一塊排骨夾到兒子面前,小吳把臉側向了另一邊。

  深夜12點,吃完簡單的宵夜,吳阿姨去洗碗,小吳洗漱完畢後,坐在桌前開始看書。從廚房出來的吳阿姨,在外套上把手擦乾,輕輕坐在兒子旁邊,靜靜發呆,桌上的擺鐘,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

  閒暇一刻

  打毛衣

  陪讀母親感嘆:感覺這日子好長啊

  吳阿姨和鎮上其他陪讀母親一樣,每天的生活像擺鐘一樣規律,也像擺鐘一樣枯燥,“感覺這日子好長啊。”

  下午4點,吳阿姨坐在門口,一邊曬太陽,一邊打毛衣。

  做手工活,成了這些陪讀母親唯一的消遣,小鎮甚至還開起了專門的編織商店,“以前在家,我挺喜歡看電視劇,現在這邊沒電視機,這個愛好我也戒了。”

  紅星新聞記者看到,這一排“陪讀房”外,全是坐在小板凳上曬太陽的母親們,有的繡花、有的織毛衣……

  曬太陽

  陪讀父親感嘆:沒做過這麼多家務事

  在毛坦廠鎮上,還有一群陪讀父親,他們的數量大約只有陪讀母親人數的四分之一。

  “我感覺自己一輩子也沒做過那麼多家務事啊!”宋大哥發出這句感嘆時,正坐在路邊的小板凳上曬太陽,手裏拿著一個茶盅。

  與毛坦廠鎮陪讀媽媽們一樣,陪讀父親所做的,也都是每天相似和重復的工作,唯一與陪讀媽媽們不同的是,陪讀父親下午喜歡拿著小板凳,手裏拎著茶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談天説地。

  “再熬60天,60天以後,兒子解放了,我也解放了。”宋大哥對紅星新聞記者説。

  新聞觀察

  毛坦廠的“潮汐式”經濟

  小鎮的經濟是潮汐式的,一切都圍繞著毛坦廠中學展開。寒暑假時,所有的餐廳、超市都不營業,鎮上的人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整個小鎮就像空了一樣,走上個半天,也看不到一個人。”

  這幾年,小鎮也逐漸被開發商瞄上,有好些商品房矗立在新街區,與毛中附近那些低矮的棚戶區域,形成強烈對比。

  ■賓館

  楊姐在毛坦廠鎮上開了一家賓館,3層樓,一共17間房,每間都有電視、空調和獨立衛生間,是小鎮上數一數二的“豪華”賓館了。

  自從去年9月這家賓館開張以來,生意一直不錯。楊姐説,從買地到修建起這個賓館,前前後後花了60萬。據了解,這家賓館最貴的房間標價158元,最便宜的房間88元,“週末生意好,房子緊張,會看情況漲一點價。”

  “這個毛坦廠中學呀,真是把這個鎮變了個模樣。”楊姐感嘆,“也不知道到底從哪年開始,鎮上的外地人多了起來,大家都慕名到毛中來讀書。鎮上的農民越來越少,田地越來越少。”

  ■代購

  在學校附近,有好些小商鋪,裏面擺放著電腦和桌子,很像簡陋的網吧,但招牌上全寫著“淘寶代購”。

  紅星新聞記者隨意走進其中一家,店主小娜為記者隨意打開了一台電腦,上面除了一個瀏覽器,再也沒有其他任何軟體了。

  小娜解釋,“淘寶代購”店的電腦,全是這樣的,學生需要購買書籍、衣服等用品時,就來店裏,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放在小娜的淘寶購物車裏,小娜一併幫他們購買,“每買一次,不管多少東西,我就加收5元代購費。”當“代購”的東西送到後,她就把這些東西分類堆放在店裏,放學時,學生自己來取。

  ■全托

  萍姨的全託管理中心,是鎮上託管中心裏規模最大的一家,有好幾個區域,這個託管中心,專門為學生提供吃住、打掃衛生、洗衣服和定時叫醒服務,每個託管中心配2、3名生活老師,24小時輪守。

  房間裏,大多是上下床舖,收費是每年1萬到1.5萬不等,包含午餐、晚餐和宵夜,“是兩葷三素和一湯的自助餐;早餐時間緊,學生都在街邊隨便買點東西吃。”

  ■“學區房”

  在總面積不到60平方公里,居民人口總數僅2萬多人的毛坦廠鎮上,房地産業卻在同規模城鎮中比起來,異常發達。在毛坦廠鎮上,有好些開發商打出了“學區房”的招牌。

  據某售樓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樓盤去年開盤,現在只剩不到10套左右房源。“生意好得很,來買房的基本都是外地來陪讀的母親。”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這裡賣的都是小戶型精裝房,洗衣機、桌椅、床等全部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真正拎包入住,而且投資回報率非常高,像這樣一套小房子,一年的租金在2.4萬到3.6萬不等。”

  據了解,這一個樓盤目前房價是5800元/平方米,工作人員説:“且不説投資回報吧,在這裡買了房,可以省好幾萬的擇校費。”

  (文中人物係化名)

  下一頁   [延伸閱讀]   清華大學把游泳與畢業掛鉤 多少高校敢於跟進?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