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新婚不久90後姑娘辦遺囑公證 如有意外名下婚房給父母

2017年03月09日 15:05:16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前幾天,寧波的公證處來了一位90後姑娘。她要立遺囑,如有意外,名下的婚房給父母繼承,老公沒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遺囑應該是老了或者臨終時的事。而現在,不少年輕人開始走進公證處,早早立下遺囑交待身後事。

  他們的説法是:“沒什麼好忌諱的,早點做公證,以後少些糾紛。”

  90後獨生女的遺囑:名下房子歸父母,不歸老公

  講述人 寧波市永欣公證處公證員趙越:

  前兩天,我們這也來了一位“90後”,來做遺囑公證。

  那位姑娘剛結婚不久,她和父母一同來的。

  女方家境殷實,是家裏的獨生女兒。結婚時,婚房是女方家裏買的。這次前來,姑娘想要立下遺囑,若是遇到意外,希望她名下的這套價值數百萬的房子留給父母繼承。

  這麼年輕就做遺囑公證,姑娘和家人説他們都不忌諱:“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早點做好公證,也是為了讓以後少些糾紛。”

  25歲女強人的遺囑:提前分配數千萬身家

  講述人 杭州錢塘公證處公證員李萍:

  我做了十多年公證員,這個當事人讓我印象最深刻。一個年輕姑娘,長得很精神。推開公證處大門進來,我很少看走眼,嗯,這姑娘八成是來諮詢出國相關的公證。她坐定,拿出一份材料遞過來,打頭的那份居然是“遺囑”,是她自己的遺囑,格式規範,內容完備。

  遺囑中涉及財産數千萬元,我挺好奇的。

  姑娘説,她大二時開始創業,弄了個校園網路平臺,賣賣手套襪子等小東西,目標客戶是同學。生意不錯,又開起了實體店。沒想到,線上線下一聯動,這生意就像滾雪球,商品也不僅僅局限于小東西,衣服鞋帽首飾包包,儼然成了一家小小的女性百貨商店。等到大四畢業時,其他同學都忙著找單位落腳,她則開始了員工招募。

  現在呈現在遺囑上的資産有房産,有公司股權。姑娘説,她成天飛來飛去談生意,遺囑明確,萬一有個意外,她的財産都歸父母。

  “我沒時間談男朋友,以後有男友,結婚生子,那就遺囑再立過。”

  想得那麼週全,難怪成功得早。

  單親姑娘的遺囑:如果我走了,房子留給媽媽一人

  講述人 杭州錢塘公證處公證員潘偉珠:

  那天,有一對母女走進公證處,神色悲傷,接待室氣氛一下子凝重起來。姑娘很小的時候父母離異,姑娘跟媽媽,從小家境艱難,她格外拼命。

  媽媽説:女兒做銷售,常常很晚回家,到家就躺到床上,説累得連飯都吃不下,“我不知道這麼累這麼大壓力,是不是跟她的病有關?”原來,姑娘剛剛被確診乳腺癌,狀況不大好,而她前不久剛剛買下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本想好好裝修一番和媽媽一起搬進去。

  女兒倒冷靜:“我想做遺囑公證,如果我走了,房子留給媽媽一人。”她媽媽的眼淚撲簌撲簌掉下來,把臉埋進了臂彎裏。

  來立遺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寧波市司法局公證管理處給出的數據顯示,2014年和2015年寧波辦理遺囑公證的人數分別為790人和803人,2016年猛增至1037人。三年來,遺囑公證的數量增加了3成多。

  從年齡來看,2016年全市辦理遺囑公證的人中,60歲以下的比例佔到了11.9%,在寧波市明州、余姚公證處,這個比例高達29.8%和20%。

  年輕人來立遺囑越來越多,杭州錢塘公證處好幾個辦理過年輕人遺囑公證的公證員不約而同地提到,很多立遺囑的年輕人都是父母離異,年輕人立下遺囑把自己的財産給撫養他的那一位。

  杭州錢塘公證處公證員説,60歲以下的一些中年人來做遺囑公證,很多是孩子是獨生子女,怕以後孩子吃虧,就立下遺囑,夫妻倆的房産以後只給孩子,而不給孩子的配偶。本報首席記者 肖菁 本報記者 朱依瓊 通訊員 葛岳軍 蘭穎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