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北師大回應性教育教材尺度大:了解是為更好的保護

2017年03月07日 15:30:1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北師大回應性教育教材尺度太大

  表示了解是為了更好的保護 孩子能大方説出生殖器官“年齡越小越自然”

  本報訊(記者 劉旭)近日有媒體報道,杭州蕭山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吐槽學校發放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尺度太大”,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關介紹”的圖片,引發網民熱議。3月4日,教材的編寫方、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通過其官微“愛與生命”進行了4000字的長文回應。回應中稱:了解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性知識需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孩子在性健康教育課上能自然、大方地説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年齡越小越自然,而“一些網友和媒體在討論中使用的截圖是不完整的。”

  《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是教材編寫依據

  課題組坦承,這套《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的討論,是課題組自2007年成立以來,經歷的範圍最大、最熱烈的一次討論。在解釋這套教材的編寫初衷與背景時,《回應》一文中表示,教育部所發佈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是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編寫該教材的主要依據。 2011年,國務院發佈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也明確提出“把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

  此外,《回應》稱,不斷暴露的校園、社會與性有關的問題也是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編寫該教材的動力之一,“基於性別的歧視、青少年不安全性行為、青少年非意願懷孕和人工流産,讓我們感到作為教育工作者責任之重大,頻發的兒童性侵害事件更讓我們在痛心之餘深感相關工作刻不容緩。”

  性知識需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

  “當一個身體器官的科學名稱都不能從大家嘴裏説出來,這個器官的結構和功能能得到正確的描述嗎?能夠得到很好的尊重和保護嗎?當一個孩子遭受性侵害,他連什麼地方被觸摸都描述不清楚,如何得到有效保護?”對於這次被網友廣泛關注的二年級“身體發育”單元中“我從哪來”的內容,五年級“性別與權利”單元“預防兒童性侵害”主題中的內容,課題組回應中表示,我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陰莖、陰囊、陰道、子宮等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懂得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護好。

  課題組表示,事實上,孩子在我們的性健康教育課上能自然、大方地説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而且年齡越小越自然。國際國內的性教育經驗表明,讓兒童説出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了解到自己誕生的過程,有利於兒童樹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識。

  而這一觀點也得到了網友的印證。一位叫“滴滴打笛 ”的網友曾兩次前往北京市郊的進城務工人員子弟學校旁聽性教育課程。藍天豐苑小學的一位老師告訴她,越小接觸性教育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顯得越坦然:“我們給一年級孩子上課的時候,就教他們認識生殖器官,而孩子們就會像認識別的人體器官一樣看待生殖器官。但是我們給五年級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就會有女孩子不好意思,然後男孩子在偷偷竊笑。”

  網友截圖不完整 未能準確表達教材真實意思

  課題組説,在這套讀本中,根據兒童學習特點,我們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傳遞知識和培養兒童相關生活技能。但“一些網友和媒體在討論中使用的截圖是不完整的。”

  據課題組介紹,這套性健康教育讀本基於校本課程教學材料設計,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分上、下冊,每個學期六課時。在內容上,依據《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相關內容要求和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的六個關鍵概念,設計了家庭與朋友、生活與技能、性別與權利、身體發育、性與健康行為和性與生殖健康六個單元,內容涉及兒童性發展的各個方面。從2010年開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目前出版到6年級上冊。現在這套讀本在北京市的18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作為性健康教育校本課程教學材料使用。

  課題組在回應中強調,目前大家看到的這些內容,已在實驗學校經過了九年的教學試驗。九年來監測到的數據表明:教師經過系統培訓,能夠勝任性健康教育教學;性健康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産生了積極影響,學生非常喜歡上性健康教育課;絕大多數父母支援學校開展性健康教育。

  讀本中語言過於“書面化”將進一步解決

  課題組同時表示,我們非常珍惜有這樣的機會大家一起來關注兒童性教育。對一些網友提出的疑問,課題組會儘量快速地做出針對性的回應。如網友們認為的讀本中存在語言不夠活潑生動、過於“書面化”的問題,“這是我們一直都希望能夠改變的。也有父母擔心讓孩子獨自閱讀讀本的一些內容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課題組説,“目前,我們也在編寫與這套讀本配套的教師用書和父母讀本,希望能夠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相信坦誠、嚴謹的研討,會豐富大家對兒童性教育的認識。”

  特別説明的一點,這套《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本身就是作為一門校本課程的教學材料來設計的,讀本中的一些內容確實需要經過培訓的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解讀、引導,這也正是堅持將該門課程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在學校使用這套讀本開設課程之前進行完整的教師培訓的原因。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廣州一私立小學招生要家長本科學歷 教育局:不合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