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廣場舞新規 大爺大媽都怎麼看?

2017年03月06日 15:34:45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跳廣場舞有哪些“禁區”,有了新説法。3月1日起,新版《北京市全民健身條例》開始實施。新版《條例》提倡文明開展個人、集體健身活動,並指出,不得擾亂公共秩序、宣揚迷信、影響他人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情節嚴重者將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行政處罰。

  那麼,現實如何呢?我們採訪了解到,大部分廣場舞參與者都能約束好自己和團隊,尊重他人生活,維護好公共秩序。不過,他們也有一些擔憂和建議。

  “跳廣場舞,主要靠自覺”

  3個充電音箱“躺”在地上,音樂一響,6、7位女士翩翩起舞,幾位大爺或吹著口琴,或手拿話筒,十多位圍觀者跟著小聲合唱……與傳統的廣場舞相比,這樣的畫面,有點兒“廣場小音樂會”的意思。

  這是晚上八點一刻,簋街周邊的一個公園。

  在這個面積不大的公園裏,當天一共有三個廣場舞活動團隊。其中,有兩個都是“純音樂”隊伍,音量控制得很小。而相比之下,這個“廣場小音樂會”的音量偏大,但算不上特別吵鬧。由於公園一圈兒環繞著建築物,每一句歌詞唱完後,都有音樂聲在迴響。

  公園裏的廣場舞活動,在每天晚上七點半左右陸續開始。天氣好的時候,活動的人群也會多一些。公園每天晚上九點準時關門,所有廣場舞活動者只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活動時間。

  對於已經生效的“新規”,公園裏幾位跳舞者都表示有所耳聞,但他們並不為此擔心。“廣場舞這種活動,主要靠自覺。如果自覺一些,又何需別人來管呢?我們每年只要到了孩子期末復習備考、有重要考試的時候,都會暫停活動,誰家沒有讀書的孩子啊,大家都得互相體諒。”一位大爺説。

  不過,這樣的“自覺”意識,並不是人人都有。公園西門一名值班人員透露,前幾年,的確有過一些居民打電話投訴,現在好多了。“公園也有人隨時提醒他們控制音量,如果實在太吵而不聽勸阻,警察也會過來處理。”

  王老師常年在此公園裏觀看廣場舞,他説自己沒有見過因為噪音問題而發生摩擦和衝突的案例。“説實話,這一群老人還是很有禮節和分寸的。有時候音量調得大一點,可能也是因為年紀大,耳朵不太好使,不是故意擾民。”

  儘管如此,公園周邊還是有居民有不同意見。有居民認為,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不一樣,雖然公園九點關門,但自己偶爾躺下休息時候,還是覺得音響挺吵鬧。而且,像這種距離居民區比較近的公共活動場所,應該注意協調控制好音量。

  此外,在採訪中,有大爺大媽對“新規”表示出擔憂。他們擔心,自己的文娛活動會隨著“新規”的落地,受到過度的限制或執法管理,建議執法者要靈活、人性化執法。“人年紀大了,很需要一個精神文化活動。我們把身體鍛鍊好了,不生病,兒女負擔輕了,也是在給國家節約醫療支出成本啊。”

  條例太籠統,最好劃出一個“能跳”的時間段

  “一、二、三、四,拍手!轉身!”週五晚上八點,崇文門國瑞購物中心東門外的空地上,王大姐正帶著20多位大媽一起跳廣場舞。和印象中廣場舞的“吵鬧不堪”相比,這裡給人的感覺還算“可以接受”——跳舞音樂用的是一台錄音機在播放,聲音並不算大,也沒有特別激烈的鼓點。

  在這兒跳舞的大媽,基本都住在附近的新景家園和國瑞城小區。王大姐表示,她們最早是在新景家園的小區裏跳,有的業主覺得擾民,她們就搬到了國瑞城商場外邊。

  “在小區裏跳確實不太合適,我作為小區居民也曾經被其他跳舞的打擾過。”原來,除了王大姐她們之外,還有另外一支跳交誼舞的團體,每天晚上能跳到十一點,聲音還特別大,吵得王大姐一家根本休息不了。

  正是因為有過被擾的經歷,王大姐的舞隊搬到外邊後,跳舞時可謂是相當小心。“有的地方跳廣場舞都接那種大音箱,我們不接。本來我們跳舞的地方就挺安靜的,所以音樂不用開得特別響,大家能聽見就行。”為了儘量不打擾別人,舞隊的活動被嚴格控制在八點到九點這一個小時。到了臨近中高考的那段時間,王大姐還會讓大家暫停活動。

  可即便是如此小心,大媽們還是遭到過擾民投訴。舞隊所在空地的東邊有一條小街,小街的另一邊就是國瑞城西區小區,投訴的人正是小區裏的居民。警察接到投訴後前來調解,一番交涉之後,大媽們還是保住了陣地,但也表示在活動時會更加注意。

  説到跳舞和擾民之間的矛盾,王大姐也顯得很無奈:“其實我們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了,如果這還達不到要求,那我們也真沒辦法了。”王大姐所在的小區有一個活動室,按理説能解決擾民的問題,但活動室地方實在太小,容不下這麼多人。“我們也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了。”

  遭到投訴已經是一兩年以前的事,在那之後,大媽們和周邊居民一直“相安無事”,王大姐也希望周邊居民能給她們多一些理解。“我們跳廣場舞已經十多年了,跳舞現在就是我們每天一大盼頭。而且國家一直倡導全民健身,適合我們老年人做的也就是廣場舞了,如果不讓我們跳了,我們還怎麼鍛鍊呢?”

  對於近日發佈的廣場舞擾民會被處罰的條例,王大姐認為在“是否擾民”的標準上應該更加明確。“另外在跳舞的時間上,最好能劃出一個能跳的時間段,比如晚上九點之前,這樣你管起來也好管,發現有超過時間還跳的就罰唄。”

  “真擾民可以處罰,但主要問題是能活動的地兒太少”

  晚上八點多,東直門附近某商廈樓下小廣場上,十多位廣場舞活動者隨著音樂節奏,前後左右挪步。打鼓的、跳舞的、喊節拍的……路旁護欄外,車來車往不歇;身邊路過者,不時駐足圍觀。

  “我們都在這兒跳好幾年了,你看這是公用的開闊地帶,我們每一次活動開始前都會調試設備,控制好音量,根本不存在擾不擾民的問題。”跳廣場舞的劉大媽説。

  據了解,劉大媽及舞伴們之所以能常年在此跳舞,一是因為大家的熱愛和堅持,同時也是因為商廈管理者支援。劉大媽説,大傢夥兒的廣場舞活動很精彩,吸引了廣場周邊的不少“粉絲”。“不誇張地説,我們一天不來,這附近飯後散步的朋友,他們都會不習慣呢。”

  一般情況下,與劉大媽一起跳廣場舞的,少則十人,多則二十人左右。“兄弟姐妹”們都把現在這個跳舞的場地看得“寶貴”,除了颳風下雨、嚴重霧霾天,大家每天都會相約準時來此跳舞。

  對於擾民嚴重者可能遭遇治安處罰,劉大媽坦言,現在的人素質普遍比較高,要是出現擾民還不聽勸告,那就應該處罰。但是,她認為執法者要“抓現行”,真正處罰到個人,會比較難。“有時候警察到達現場之前,人家早就把音量調低或者收拾回家了,警察沒有證據,他們也挺難辦。”

  與廣場舞的擾民問題相比,劉大媽更為活動場地不夠而揪心。此前媒體曾報道,由於天氣寒冷,同時也為了避免擾民,有一些廣場舞大媽將“戰線”轉移到了地下車庫。對此,劉大媽則笑言,地下車庫不適合跳舞,光線不好、空氣不好、不安全,而且北京車庫這麼緊張,“長期轉移到地下車庫跳舞,有些不現實”。

  “老年人能有一個鍛鍊身體、釋放精力的地兒多不容易啊。”劉大媽感嘆,由於有人投訴等原因,她知道周邊有幾個地兒早前都不讓跳舞了。“我覺得,咱們不能只是説廣場舞一些不好的方面,得平衡著、互相換位一下來看問題。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可以給咱老年人跳舞活動的地兒太少了,應該開放一些學校、街道之類的場所供大家活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