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郵幣卡市場亂象:餡餅陷阱滿天飛 幕後操縱手段多

2017年02月27日 08:48:42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2月中旬,長春市民劉女士向媒體投訴,稱自己跟微信群炒郵票“被騙”;緊接著,北京市徐女士在某郵幣卡交易中心半個月虧損70%後,交易平臺“失聯”;2月16日,又有多名投資者聲討青島九州郵幣卡交易公司……

  面對波瀾不斷的郵幣卡電子交易市場,記者日前進行了採訪,了解到“郵幣卡電子盤”在問世3年多來儘管發展迅猛,但市場內種種亂象也日益突出。

  餡餅、陷阱滿天飛

  “去年10月,有人推薦我玩郵幣卡,説是零門檻、超賺錢,並把我拉進了一個微信群。今年1月,根據群裏老師指點,我買了《三輪兔》郵票,可買進後就開始天天跌停,根本賣不出去……”提起自己的遭遇,此前從未涉足過郵幣卡市場的長春市民劉女士欲哭無淚。

  郵幣卡,統指各種集郵品、紀念幣、電話卡等。2013年,郵幣卡現貨市場被搬到線上,創造出類似股票交易的郵幣卡電子盤,賣家可將藏品拿到文物交易所鑒定後,以實物掛牌的方式上市,供投資人在文交所電子平臺上參與買賣。這一“網際網路+文化+金融”的舉措,使郵幣卡從昔日的小眾收藏品變成了大眾投資理財項目。

  此後,該市場一度行情瘋漲,有的郵票一年內竟從300多元漲到了7萬元,價格飚升200多倍。如今,經營此項業務的文交所已達100多家,並通過各種方式“吸引”了幾百萬玩家入場。

  然而,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而且,這種風險並不僅僅來源於行情本身的波動。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