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9歲女孩東莞賣菜尋親 父母于汶川地震失聯

2017年02月26日 08:05:26  來源:南方網
字號:    

  2月24日,春寒料峭。東莞市塘廈鎮蓮湖中心市場口,9歲的小女孩毛毛放學後來到這裡,像往日一樣擺攤賣菜。她身旁一塊紅色的牌子格外引人關注:“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嗎?回想2008年我病重時,深夜你們偷偷將我丟放在一位老人的家門口,現在我病好了,盼接我回家。”

  毛毛的父母名字不詳,大家叫他倆“阿牛”“阿娟”。2008年5月4日淩晨,兩人回汶川老家看望老人,將剛出生不久且體弱多病的毛毛放在黃奶奶家門口。汶川地震前兩天,毛毛的父母還打電話來詢問孩子的情況,此後音信全無。黃奶奶因手機被人搶走也失去他們的聯繫方式。

  從此,黃奶奶與毛毛相依為命,老人家相信孩子的父母有朝一日會來接孩子。這一等,便是9年。

  出生時體弱多病小孩被寄人門下

  番薯葉、韭菜、木瓜、艾草……毛毛整齊地將這些蔬菜從小推車裏拿出來,擺在編織袋上,動作十分嫺熟。“番薯葉、艾草都是1塊錢一把,木瓜大的1塊小的5毛一個,韭菜2塊錢一把。”每當有人詢問,毛毛都耐心地回答。其他時間,她都低頭做功課,她在塘廈大江源民辦小學讀三年級。

  所有蔬菜,都是收養她的老奶奶黃孟益種的。黃奶奶已年過七旬,廣西人,曾經在海南插隊,退休後從海南來到東莞塘廈,租住在一間老舊的磚房,房間只有幾平方米,月租250元,屋子沒窗戶,儘管是白天,屋內開了燈,但仍十分昏暗。

  黃奶奶説,毛毛的父母曾和她在同一個工地,大家喊他倆“阿牛”“阿娟”,是汶川人,但不知道確切的名字。2008年4月,阿牛夫婦生下毛毛。女孩出生後體弱多病,去過幾次醫院。2008年5月1日,阿牛的家裏人打來電話,説家裏老人身體不好,希望阿牛阿娟趕快回家。

  回家前,阿牛夫婦擔心孩子身體不好,怕路上産生額外開支,想把孩子留給黃奶奶寄養。黃奶奶當時不同意,還給了他們500元路費。

  不過,令黃奶奶沒想到的是,阿牛夫婦並沒有當真帶走孩子。當年5月4日淩晨,熟睡中的黃奶奶聽到門外有孩子的哭聲,她出門一看,毛毛被放在她家門口,不遠處是阿牛平日用的三輪車。

  2008年5月10日晚,黃奶奶接到阿牛打來的電話。“他問我孩子的身體狀況,還説家裏事情已安排好,不超過一個禮拜就回東莞。”黃奶奶説,電話打到一半,一個扒手突然從身後奪走電話,他們從此失去聯繫。

  兩日後,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

  熱心人士助上學 小孩未來讓人憂

  毛毛未滿1周歲前,身體狀況很差,最嚴重時口吐白沫,高燒不退。黃奶奶的積蓄基本花光了,她向四週鄰居借了2000元。

  那十多天裏,黃奶奶每天只喝兩碗5毛錢的稀飯。其時,東莞人民醫院兒科的玄醫生見狀給了老人150元,讓她買飯吃。“我給毛毛買了奶粉,玄醫生又把他的飯卡給我,我每晚就可以在醫院飯堂吃一碗麵條,非常感謝玄醫生。”黃奶奶説。

  漸漸地,毛毛身體開始好轉,最終出院。黃奶奶一邊把周邊的垃圾堆、空地整出來種菜,一邊帶毛毛賣菜。她們靠微薄的退休金、兒女給的生活費、零工和賣菜的收入過日子。

  眼看到了上學的年紀,黃奶奶發愁起來——毛毛沒有戶口,上不了公立小學。2014年夏天的一個中午,菜不好賣,黃奶奶在市場吆喝,由於影響了鄰近的人午休,遭到一些人的責怪。這引起同村一位孔姓女士的注意,了解情況後,孔女士堅持花100元買下所有的菜。幾天后,孔女士又找到黃奶奶,給了她2000元,幫助毛毛上了大江源小學。現在,孔女士在小裁縫店幫人縫衣服,她被毛毛認作“媽媽”。

  毛毛的身世逐漸被傳開,不少愛心人士和社會公益組織前來探望。黃奶奶做了個“賬本”,那是2011年的一個舊掛曆,背面記錄了每個愛心人士的資訊。“我們自己也有孩子,知道帶孩子的辛苦,所以時常送點油米來。”東莞市民溫女士告訴記者。

  黃奶奶最擔心的就是毛毛的未來。不久前,黃奶奶不慎滑倒,腰椎嚴重受損,一度爬不起床。當地教育部門得知情況後前來探望,並大江源小學協商免除毛毛的學雜費。

  “我年紀大了,不知道能陪孩子多久,毛毛以後靠什麼生活呢?有人提議送孤兒院,我有點捨不得,而且每次提這個事情,毛毛就哭。”黃奶奶止不住地抽泣地説。

  為了教會毛毛一些生計,黃奶奶寫了幾首歌教毛毛唱,其中一首《人生歌》寫道:“人生之路零起步,大路小路彎曲路。”

  “相信他們有一天會來領孩子”

  其實,毛毛並不是黃奶奶唯一收養的孩子。年輕時,黃奶奶從廣西崇左插隊到海南那大,她的丈夫是祖籍惠州的普寧人,是位醫生。

  黃奶奶説,1988年,回鄉探親後,她在南寧火車站買票時遇到一位手抱嬰兒的男子。嬰兒不停地嘔吐,男子掏出煙盒,扯出內部的錫紙給孩子擦嘴。黃奶奶見狀就讓男子先去外面照顧小孩,等排到自己時再讓男子來插隊買票。“買票時那男的從包裏翻出水壺、勺子、化驗單等,就是沒有錢,最後我就幫他們買了票。”黃奶奶説。

  到了候車廳,男子讓黃奶奶幫忙抱一下孩子,自己去解手。好心的黃奶奶接過了孩子。沒想到該男子卻一去不回。黃奶奶抱著孩子在火車站等了兩天,最後向警方報案。最後,男孩的父親沒找到,被黃奶奶帶到海南收養,取名楊恒清。

  楊恒清兒時因為生病,個子小,被有些小孩取笑。黃奶奶安慰小孩,以後帶他去別的地方讀書。2000年,黃奶奶退休,自己生的四個孩子都已工作,丈夫也已經去世,為了幫小孩完成上學的夙願,她帶著楊恒清回到丈夫老家惠州,後在親友的幫助下來到東莞塘廈,讓孩子在大江源小學上學。2008年,楊恒清前往廣西南寧一所衛校學習,畢業後回到東莞,住在黃奶奶隔壁,目前還沒有穩定的工作。

  在塘廈居住這幾年,黃奶奶還經歷了兩次人家把嬰兒放在她家門口。她報案後,還曾一次就自掏2000元印發傳單,尋找孩子父母。

  有人問黃奶奶,為什麼唯獨把毛毛留在身邊。“毛毛是阿牛他們寄養在我這裡的,相信他們有一天會來領孩子。”她堅定地説。(南方網 金祖臻 湯凱鋒 張由瓊 羅斌豪)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