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職業道德灰色地帶調查:明明是錯,為何還要去做?

2017年02月10日 09:26:08  來源:半月談
字號:    

  “我違規,只因制度‘不近人情’”

  事實上,很多行業和領域都存在“灰色地帶”,即使是象牙塔內也不例外。

  某大學教授郭強(化名)向記者講述了高校中的“灰色地帶”。“有個學生快畢業時還有三科挂科,按照規定,需要延期一年才能畢業,這對一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個時候有位朋友提出讓我幫忙,我就悄悄找到相關科目的老師,對這個學生的考卷重新批閱,勉強讓他通過考試,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書。”

  郭強説,自己的做法和學校的相關規定肯定不符,但這麼做也沒有傷害其他人的利益,對這個學生卻是巨大的幫助。“我違規,只因制度‘不近人情’。”

  事實上,在有些人看來,一些規章制度過於嚴苛,對其不認可換來的是對“灰色地帶”的親近,甚至有人覺得“制度會改變,我們現在不合規的做法以後可能就是合規的”。

  在郭強看來,有些“灰色地帶”是無法避免的。“我的學生提出來要考我的研究生,讓我透露一些專業課的相關考題,甚至他已經猜出來我會考哪些題,畢竟他比別的學生更了解我,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總不能騙他説這些考題不會考吧,況且也只有自己的學生才最契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我就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幫他一把。”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