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春節多地對煙花爆竹燃放或禁或限 減霾減災效果明顯

2017年02月03日 08:35:08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2月3日消息(記者 劉樂)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環保部日前發佈的《2013年至2017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燃放對城市空氣品質影響分析》顯示,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品質影響較大。今年多地對燃放或禁或限,專家表示,在民俗與管理之間應找準平衡點。

  今年春節,各地對於燃放煙花爆竹的態度不同,有的是完全禁止,例如上海,有的是限制時間地點燃放,例如北京,還有不少中小城市不禁也不限。上海是第二年規定外環內全面禁放,部分市民表示可以理解。

  上海市民:一個火災沒有了,一個空氣好了,還有全家老小,大家能夠平平安安的過個好年。

  環保部發佈的分析顯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受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影響較大,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除夕夜間PM2.5小時濃度快速上升,部分地區的的PM2.5濃度甚至接近700和600。 分析同時也顯示,上海、南京、杭州、太原等實施禁放限放措施的城市在除夕夜間PM2.5濃度均未出現明顯上升現象,和本地未禁限放的年度相比大幅下降。一面是延續下來的民俗,一面是對安全、空氣品質等的影響。

  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趙書認為,民俗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他不建議對燃放煙花爆竹發文明令禁止。趙書:它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心理要求,不是由一紙公文就能解決的問題。跟打遊擊的似的去禁止,那何不讓人們發自內心的我不放了,引導大家,使條件成熟了,人們自覺的來約束它。近幾年,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明顯減少,管理層面也在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引導。國家行政學院竹立家教授此前曾表示,任何公共政策都要儘量照顧到少數人的要求。

  竹立家:任何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是有發展理念和政治理念的,讓老百姓生活的更滿意,更幸福,更安全,更秩序,更開心,環境更好,這就是我們需要政府的全部原因。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