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網路媒體走轉改】安徽黃梅戲演員吳美蓮的春晚“首秀”: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

2017年01月29日 11:38:0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原標題:【網路媒體走轉改】安徽黃梅戲演員吳美蓮的春晚“首秀”:臺上一分鐘 臺下十年功

  人民網黃山1月28日電(汪瑞華)“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女駙馬》算得上是黃梅戲的“看家戲”,更是家喻戶曉的名劇。

  1月27日晚,農曆除夕,年夜飯後家家戶戶守在電視機前,看著春晚,這場持續4個半小時、涵蓋41個節目的全民大聯歡,一如往年,持續吸引著眼球和人氣兒。

  其中,唯一的戲曲節目《薪火相傳》是整臺晚會的一大亮點。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飽含安徽元素的黃梅戲一經亮相,便博得陣陣喝彩,這也是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黃梅戲演員吳美蓮首次登上春晚舞臺。

  1分鐘錶演意義不同往常 還是會有些緊張

  身著一襲紅色長袍、頭頂鑲珠冠冕、腳蹬深桶踩靴,伴著節奏,吳美蓮拋起水袖輕盈出場,順時唱腔揚起,韻味異同。

  這是剛剛結束的2017央視春晚的戲曲節目《薪火相傳》。“首秀”結束後的吳美蓮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電話採訪時,謙虛地表示“印象特別深刻,從來沒有為了一分鐘的節目,排練這麼長時間,演出算是正常發揮,打到80分吧”。

  “第一次上這麼重要的節目,心裏還是有些緊張。因為央視春晚是金標準、嚴要求。跟已經多年亮相春晚的老師相比,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結束春晚演出的吳美蓮如是説。

  熟悉央視春晚的觀眾們都知道,所有參與春晚的節目大多都需要經過多次審核之後才能進入排練環節。而從排練到除夕夜的直播,演員們還要經過數次帶粧帶觀眾的綵排,每一步都充滿了變數。

  “為了把最耐人尋味的晚會呈現給觀眾,每次的綵排結束,節目都在不停地調整,在節目被最終確定之前,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忐忑。”吳美蓮坦言,從得到通知到綵排,再到除夕的直播,所有的都是個未知數。

  春晚是個備受矚目的舞臺,地方劇種能在春晚舞臺上亮相,對劇種的關注度和影響力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在這樣的時刻,考驗的就是劇種的積澱和創作的能力。”吳美蓮介紹説,這次能夠將《女駙馬》搬上春晚舞臺,是與黃梅戲一直的廣大認可度和影響力密不可分的。

  戲曲串燒形式新穎 更易讓年輕人接受

  《女駙馬》是一個家喻戶曉、盡人皆知的民間傳説,與梁祝、孟姜女、白蛇傳等傳統才子佳人的事故相提並論。早前,由安徽黃梅戲劇團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塑造的馮素珍形象剛柔並濟,神色具佳,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為國家一級演員,同時又奪得過全國“尋找七仙女”大賽總冠軍的吳美蓮,嗓音珠圓玉潤、甜美清澈,是黃梅戲實力唱將。她的身段柔美,氣質溫婉,主攻閨門旦,曾在《女駙馬》、《天仙配》、《羅帕記》以及《莫愁女》等知名劇目中擔綱主角,深受全國觀眾熟識和喜愛。

  實際上,吳美蓮參加央視的晚會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曾多次登臺央視的戲曲晚會、中秋晚會和元宵晚會,包括央視其他欄目的晚會也曾有登臺獻唱的經歷。

  “此次能夠站上春晚舞臺,除了激動,更多的是責任。”吳美蓮告訴記者,黃梅戲通俗易懂、旋律優美、貼近生活,通過春晚的舞臺,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黃梅戲、走進黃梅戲。尤其對年輕觀眾來説,賦予不同燈光、舞美效果的戲曲串燒形式,更容易接納。

  採訪中了解到,戲曲節目《薪火相傳》歷時7分鐘,涵蓋了漢劇、豫劇、越劇、黃梅戲和京劇等多個劇種,內容以《穆桂英挂帥》、《王昭君》、《定軍山》以及《女駙馬》等名家名段為主,為老中青少四代戲曲人同臺演出。

  其中,吳美蓮搭檔周源源共同演繹《女駙馬》經典唱段。“當出場的那一刻,想到最多的就是把這一分鐘唱好,把最正宗的黃梅鄉音唱給大家。”吳美蓮説。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此次演唱的《女駙馬》選段,可以説是吳美蓮最拿手的一部看家戲。“大戲《女駙馬》一場演下來,時長2個多小時,作為長期擔綱該戲的主角,平均一年要演出十多場。”吳美蓮介紹,能夠把《女駙馬》唱上春晚,是大家對自己的認可,也是對自己演藝生涯的一次歷練,春節晚會的嚴謹和要求,對今後的登臺演出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藝術無止境,戲曲妙無邊”,結束了春晚的演出,大年初一一大早,吳美蓮就登上了返回安徽的航班,這個正月對她來説,不會太清閒。據吳美蓮透露,隨後就要去江西和臺灣參加演出,儘管檔期緊湊,奔波往來,但在她心裏始終堅定,唱好每一個角色、演好每一部戲,盡一份力量把黃梅戲唱到大江南北。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