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八旬婆婆化名“一滴水”捐款 寫錯字致無法取出

2017年01月28日 12:13:35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因婆婆真名與匯款單上的名字“一滴水”不符合,錢無法取出

  做好事不想讓別人知道,化名“一滴水”連續5年獻愛心

  捐款時一時疏忽寫錯收款人姓名,對方無法取出這筆愛心款

  想把錢取出來重寄,但因匯款單署名與真名不符,錢無法取出……

  她用自己的愛心和真誠詮釋了生命之水、希望之水、大愛之水的含義,但如今要證明自己就是那“一滴水”,卻遇到了麻煩。

  今年84歲的黃桂雲(化名)已連續5年用“一滴水”的名義,每年資助雲南省華坪女子高中學生2500元錢。今年1月,在銀行匯款時因把收款人的名字寫錯一個字,對方無法領款。她本想把錢取出來重新寄,但匯款底單上的化名“一滴水”與其真名不符,錢無法取出來。隨後麻煩也來了:誰來證明一滴水就是黃桂雲本人?

  一時疏忽:

  收款人名字寫錯,愛心捐款被退回

  距成都700多公里的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5年來,八旬婆婆黃桂雲每年用一張2500元的匯款單,資助華坪女子高中的學生們。今年1月2日,老人再次來到銀行,將2500元現金以匯款的形式,寄給了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每年都是這樣,收款人一直是張校長。”黃桂雲説,過去4年,在自己匯款後沒幾天,對方就會反饋已收到的消息,但今年直到1月20日都沒有音訊。

  黃桂雲委託女兒向學校的相關負責人打電話,這才得知,因為匯款單上收款人的姓名為“張桂蘭”,與該校校長張桂梅只有一字之差,對方無法領款,這筆費用已被退回到了匯款地。黃桂雲翻出1月2日的匯款收據發現,上面的領款人確實寫成了“張桂蘭”。老人恍然大悟,可能當時填匯款單時把名字寫錯了。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與老人一同前往銀行。一位工作人員稱,當天婆婆在填完匯款單後,將收據給她確認過,“如果當時發現問題,可以立馬更正。但婆婆確認無誤,款就寄出去了,對方名字不對只能退回來。”

  麻煩來了:

  匯款單署名與真名不符,錢無法取出

  錢被退回來後,更大的麻煩隨之而來。1月20日,黃桂雲前往銀行,希望將這筆錢取出來重新匯過去,她填寫了“匯款特殊事項申請書”。不過,在辦理手續時,銀行方面稱,黃桂雲身份證上的名字與匯款時填寫的化名“一滴水”不符,因此無法將這筆錢取出來。“你需要證明一滴水就是黃桂雲本人才可以。”

  記者發現,在該銀行匯款時,匯款人資訊一欄可只填寫姓名、地址和電話,身份證號和其他資訊可填可不填,黃桂雲在填寫時也確實只寫了化名“一滴水”和一個地址、電話,因此從匯款單和身份證來看,沒有共同的身份證號為據,確實無法證明“一滴水”就是黃桂雲本人。

  其實在該銀行網點,工作人員對黃桂雲並不陌生,都曉得她是來給山區學校匯款的,但根據業務辦理流程和制度,取出這筆錢,匯款人姓名必須與所提供的身份證姓名一樣,“你(的身份證名字)並不是‘一滴水’,(按照管理制度)就不能把錢給你”。一位工作人員説,“當天老人在匯款時,我們反覆對她説,如果不用匯款人真實名字,對方沒收到錢的情況下,匯款人無法將這筆錢取出來。”黃桂雲也證實,工作人員確實勸過她,但她説,“前幾次都沒出問題,所以我想就用個化名沒有關係。”

  受助學校:

  “一滴水”一直捐款,從不留真名地址

  為何要給自己取“一滴水”這個化名?黃桂雲告訴記者,2013年通過電視新聞,她了解到雲南省大山裏的華坪女子高中,“學生家庭貧困,上學全靠政府扶持和社會各界愛心捐贈,校長張桂梅也一直在帶病幫助孩子們。”老人説,自己的孩子上學時享受了國家的政策福利,現在也想回報社會。

  於是,老人從2013年起連續5年以“一滴水”的名義,每年向該學校資助2500元。“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我的條件有限,做不了涌泉,但我能盡一滴水的能力。”老人説,她希望自己這一滴水能夠與其他愛心之水一起,匯整合一股更大的愛心汪洋去幫助別人。”但一直以來,她並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舉動,並且一直委託女兒與學校聯繫,確認錢是否收到。

  記者電話聯繫上了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對方證實,2013年來,“一滴水”給學校寄來一封信,關心學校狀況和學生的生活,學校還把信貼在公示欄上,全校師生都很感動。從當年起,“一滴水”每年年初都會給學校寄2500元錢。每次收到匯款,學校都試圖把捐款收據給對方寄過去,但始終不知道對方的地址,電話也是這位好心人的女兒的。”

  張校長説,“華坪女子高中是一所全免費的學校,硬體設施由政府承擔,學生學雜費、生活費則大多來自像“一滴水”這樣的好心人士捐贈。“這件事確實給她添了麻煩,很不好意思。”當得知“一滴水”是位84歲的婆婆時,張桂梅非常感動,“很感謝這位老人。”

  如何證明?

  身份資訊與匯款單上資訊無一相符

  其實,要想取出這筆錢,只需證明“一滴水”就是黃桂雲本人,或者説證明“一滴水”是黃桂雲使用的化名。説起來簡單,但依據在哪?銀行工作人員稱,證明還需由社區出,並蓋上公章。

  離開銀行後,記者又和黃桂雲前往其戶籍所在地所屬的荷花池街道辦西三巷社區。在聽了黃桂雲的事情後,幾名工作人員面露遺憾之色,説很想幫老人開這個證明,“但咋個證明“一滴水”就是她呢?總要拿個東西出來啊。”

  黃桂雲出具了名為“一滴水”的銀行匯款收據,上面留有一個電話號碼。工作人員撥通電話,但接電話的卻是位男士。經比對發現,老人留在匯款單上的電話和自己的電話最後一位不一樣,一個是“0”,一個是“6”,“名字不是你的,電話也不是你的,確實不好證明嘛。”黃桂雲不知所措,“人老眼花啊,怪我當時粗心,把這些資訊都寫錯了。”

  不過,25日晚些時候,黃桂雲匯款的銀行方面表示,已經了解到此事的整個過程,將想辦法為老人辦理取款一事進行協調,幫助老人解決此事。

  成都商報記者 逯望一 攝影記者 張直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