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多吃一顆感冒藥雙眼險失明 經輸液後緩解未全恢復

2017年01月22日 09:32:29  來源:揚州網-揚州晚報
字號:    

  袁亮繪

  原標題:多吃一顆感冒藥 雙眼險失明 經輸液後緩解 但未全部恢復

  因連服兩顆感冒藥,廣陵區張女士(化名)險些失明。半個月前,張女士患感冒久不見好,服用了中成藥也不見效,一時性急便換了種西藥感冒藥。她沒有按照説明書“早一顆、晚一顆”,而是一頓吃了兩顆,不料當晚雙眼失明。幸好治療及時,目前張女士的症狀已有緩解。

  【驚悚】

  多吃一顆感冒藥

  皮膚刺痛雙眼失明

  張女士今年58歲,家住廣陵區,前段時間因氣溫變化,不慎感冒,不僅整日鼻塞,咳嗽也一直不見好。她服用一種常吃的中成藥,連服十多天,感冒也沒好。“平時我都幫著女兒帶孫子,感冒了,不能去照顧寶寶,萬一傳染給孩子不好。” 張女士很是心急,孫子才11個月大,她擔心女兒照顧不過來。

  為讓感冒快點好,張女士換了種感冒藥。“當時心想,換個西藥可能見效快。” 18日中午,張女士在藥店買了一種叫“可立克”的感冒藥。説明書顯示,該藥用於感冒引起的鼻塞、咽喉痛、頭痛發熱等,也可用於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和治療。吃完午飯,張女士便一頓吃了兩顆,“説明書上説‘早一顆、晚一顆’,我嫌麻煩就一頓吃了吧。”

  當天下午,張女士身體並無異常,和丈夫去附近公園逛了逛。到了晚上七八點鐘,張女士開始感覺皮膚刺痛:“雙腿不舒服,跟針扎似的,喉嚨跟火燒的一樣疼。”又過了兩個小時,張女士眼前發黑。“不好,我看不見了!”張女士眼睛明明睜著,可就是看不見眼前的東西。她趕緊喊丈夫幫助,到附近醫院就診。

  【診斷】

  角膜出現小氣泡

  與過量服藥、個體免疫有關

  =============分頁符=============

  “兩年前,我也曾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張女士告訴記者,2015年春節時,她因感冒服用了盤尼西林,結果當天就出現面部浮腫、眼睛失明等情況。“當時也是突然看不見了,過了好幾天才恢復的。”張女士説,此後她知道自己對盤尼西林過敏,可沒想到,這次又對別的感冒藥過敏了。18日當晚,張女士在家附近診所檢查時被告知,角膜出現了不少小氣泡。

  “藥物過敏的病例常見,但出現失明的確少見。”蘇北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閔淩峰分析,張女士失明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患者過量服用藥物。雖然都是一日兩顆,但説明書要求早一顆、晚一顆,而一次服用兩顆,很可能是藥物過量所致。二是患者有過敏史,為過敏性體質,加上感冒半個多月,抵抗力變弱。與個體免疫反應有關,很可能是視神經免疫系統受到損傷。

  近兩日,張女士仍在接受輸液治療,目前不適症狀已有所緩解,但視力尚未全部恢復。

  【提醒】

  感冒後勿“自醫”

  個體差異應對症用藥

  閔淩峰表示,很多人感冒時,會給自己“開處方”,隨意用藥。其實不同表徵、不同病因的感冒,應該選擇不同治療側重點的藥物,這樣對症用藥,療效才比較明顯。“感冒後,每個人有個體差異,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藥物。”專家表示,哪種感冒藥適用,應該根據不同的感冒症狀,選擇成分搭配相匹配的藥物對症下藥。

  除了老百姓熟知的盤尼西林過敏外,抗癲癇藥卡馬西平、抗精神抑鬱藥、治療痛風的藥“別嘌呤醇”、磺胺類和水楊酸鹽等解熱鎮痛藥以及阿司匹林等非載體抗炎藥,包括一些中成藥,也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在吃這些藥時,要嚴格遵循醫囑,千萬不可自行調整藥物用量和延長用藥時間,特別是過敏體質的人。

  通訊員 蘇宣 記者 王詩韻

  【延伸閱讀】

  感冒吃藥,這些事不能做

  1.不要喝蜂蜜

  =============分頁符=============

  很多感冒藥中都含有解熱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等有效成分,而這些成分在遇到蜂蜜後會形成一種複合物,影響機體藥物的吸收速率,從而減弱退燒作用。

  2.切忌飲酒

  服用感冒藥期間不能夠飲酒,因為酒精能和很多感冒藥發生相互作用,不僅可能減輕藥物療效,還可能産生毒副作用,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安全。如含有撲熱息痛成分的感冒藥可被酒精催化為有毒的物質,加重肝損傷。

  3.不可隨意加大藥物用量

  隨意加大藥物用量,不但不能增加療效,反而可能引起嚴重副反應。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是許多感冒藥的主要成分,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在泰諾、日夜百服寧、白加黑、必理通、復方感冒靈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對乙酰氨基酚。在推薦劑量內,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對於成人和幼兒都是安全的,但過量服用則可導致藥物中毒,引起肝功能損害,甚至肝小葉壞死等,正所謂“欲速則不達”。

  責任編輯:陳書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