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未婚媽媽5年33次立案追討撫養費 懲戒機制逼老賴主動現身

2017年01月13日 08:28:32  來源:未來網
字號:    

  未來網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李盈盈)“法院判決崔先生每月支付董女士撫養費800元,至二人的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時止。”但是,自判決於2011年9月生效後,崔先生未按期履行義務,董女士已經在西城法院累計立案33起。

  2016年12月初,董女士再次來法院申請執行孩子11月份的撫養費。承辦法官主動約談雙方,耐心聽取雙方訴求,從雙方口中得知二人11歲的女兒對父母纏訴多年亦深表反感。敏銳捕捉到這一資訊的承辦法官邀請董女士、崔先生及孩子一起來到法院,面對面,共同解決問題。經過法官一上午的耐心工作,孩子也從中規勸,董女士、崔先生將心比心,體諒到對方難處。最終,崔先生同意按月將八百元撫養費匯至董女士賬戶,董女士也保證不再去騷擾崔先生。

  記者從北京市西城區法院了解到,執行申請人董女士與被執行人崔先生2004年相識後同居,2005年董女士未婚生女,其後兩人分手。2011年,董女士訴至西城法院,請求判令崔先生每月支付女兒的撫養費1000元。訴訟中經親子鑒定,證明崔先生為孩子生父,最終判令孩子歸董女士撫養,崔先生每月支付董女士撫養費8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時止。然而,2011年9月判決生效後,崔先生未按期履行義務,董女士自2011年底起按月申請強制執行,迄今為止已在西城法院累計立案33起。

  法院了解到,董女士屬外地來京人員,沒有工作,獨自撫養幼女,負擔較重,而被執行人崔先生無業,靠最低生活保障生活,無力及時、足額繳納案款,加之數次申請執行加深了雙方的積怨,兩人針鋒相對。董女士往往剛一立案就來法院信訪,要求立即將案款執行到位,並動輒將女兒留置法院。被執行人崔先生則向法官訴苦,稱董女士在孩子出生後屢次前往其單位吵鬧,已攪黃崔先生多份工作,導致其喪失穩定收入來源,希望法院出面協調,確保董女士不再干擾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方便其早日再就業以支付撫養費。

  北京西城法院執行局局長周艷華法官説,涉及子女撫養費的案子,關係到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此類撫養費案件中,成年男女往往互有訴求,且積怨較深,只顧逞一時之氣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俗話説,“清官難斷家務事”,司法程式並非萬能,有時也會造成“申請執行-執結個案-又立新案”的死迴圈。在這個案件中,承辦法官以“孩子介入”為突破口,引導雙方“換位思考”,理性解決問題,最終解開了死結,解決了當事人的難題。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