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二孩生育大軍“攻陷”産科病房 孕産婦高危病例數上升

2017年01月12日 08:49: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全面二孩”政策發佈後僅5分鐘,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産科主任醫師宋玉琳就接到了好幾位朋友的諮詢電話。“都是40多歲,跟我同齡的一幫人,沒過多久,就成群結隊地到醫院檢查來了。”

  回憶起政策發佈之初的“生育諮詢熱”,宋玉琳至今都覺得驚訝。但現實情況仍然大大超出了她的想像,她看到,40歲左右的高齡産婦對生育二孩的熱忱,似乎比年輕人還高,這些人隨後也成為二孩生育大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危險信號已經出現——孕産婦高危病例數、死亡數量,以及胎兒早産風險正在不同程度地上升。

  冒險生育的高齡産婦絕非少數

  頭胎是剖腹産,這次生二孩,李蓓(化名)在産科醫生建議下,又選擇了剖腹産。她已經39歲了。

  “孕吐和水腫都很嚴重,全身乏力的感覺也明顯比頭胎嚴重。”懷孕前,李蓓了解過高齡産婦的各種風險,但這些都沒能改變她和老公共同的決定。好在,母女平安。

  而37歲的劉紅英(化名)則遠沒有這樣幸運。

  2016年11月初,孕36周的她感覺腹痛難耐。更大的妊娠風險是,她子宮左前方有個直徑超過5釐米的大實性包塊。這個情況在孕早期就被檢查出了,可是,在終止妊娠還是冒險分娩之間,她還是選擇了後者。

  這個像小西瓜一般大的肌瘤嚴重影響了劉紅英的子宮收縮,手術過程中出現了大出血。經過專家團隊數個小時的搶救,劉紅英和寶寶才脫離了危險。

  宋玉琳不久前接診過一個更誇張的高齡二孩産婦。2015年,這名産婦進行心臟病手術,在心臟內植入了一塊金屬瓣膜,也由此成為高危不適宜妊娠對象。“我告訴她,風險太高了,別説孩子,弄不好連命都沒了,可仍然無濟於事。”最終,這名産婦轉到了另一家三級綜合醫院進行分娩。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