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現實版“桃姐” 98歲保姆隨僱主家已生活42年

2017年01月08日 08:07:01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季華和母親(左)陪傅天華(中)聊天

  電影《桃姐》講述了一名保姆在僱主家工作幾十年,中風後被“少爺”照顧的故事。而在四川內江,也上演著一個現實版的“桃姐”的故事:一位沒有兒女的老人傅天華,在老伴去世後無依無靠之時,被她曾經撫養的孩子接回家,如親人一樣贍養照顧了42年。

  1月7日上午,內江城區某小區,58歲的季華和老母親在家中客廳沙發上陪著98歲的傅天華聊天,季華的丈夫和弟弟則在廚房忙活。近幾年,每逢週末,季華一家人都會這樣團聚,只為陪著傅天華愉快地度過晚年。而傅天華,只是季家人58年前雇來的保姆,她帶大了季華姐弟倆和季華的兒子。42年前,季家人將孤身一人生活的她接回家後,他們之間便沒了雇傭關係。如今季家人待她如親人,他們已經成了一家人。

  58年前到僱主家當保姆

  她帶大僱主家兩小孩

  傅天華是內江市東興區勝利街道盧王場人,丈夫原是鐵路工人,常年在貴州上班。1958年,經人介紹,傅天華來到季家當保姆。

  季華的母親李景宣回憶説,當時,她剛生下季華40天,而她和丈夫都在機關單位上班,無暇照顧女兒。為此,她經人介紹,雇來傅天華照顧女兒,每月工資15元。

  傅天華來到季家後,除了照顧小孩,還做著家務。季華小時候身體比較差,但傅天華照顧小孩很細心,對季華也很好。這些,李景宣和丈夫都看在眼裏,從此也十分信賴傅天華。

  1962年,季華的弟弟季宏出生,傅天華便開始照顧兩個小孩。當時,李景宣主動提出給傅天華漲工資,準備每月多給2元錢。但在傅天華的堅持下,最終只漲了1元。而自季華姐弟倆開口説話起,便叫傅天華為“嬢嬢”。

  傅天華一直在季家照顧季華姐弟倆直到1972年。那一年,傅天華的丈夫患病進入成都一家療養院,她離開季家前往成都照顧丈夫。離開季家時,季華兄妹倆哭著追她。

  丈夫去世孤身一人生活

  僱主女兒將她接回家

  傅天華的丈夫在成都療養一段時間後,便回到貴州的工作地繼續療養,傅天華也跟著去了貴州生活。一年多以後,傅天華的丈夫因病去世,她便孤身一人留在貴州生活,但她和季家人仍不時聯繫。

  1974年,季華初中畢業後,準備下鄉。“當時,想到嬢嬢一個人在貴州生活,丈夫去世後也失去了經濟來源,條件比較艱苦。”季華説,加上傅天華將她姐弟倆帶大,感情比較深,她便向父母提出,希望將傅天華接回家一起生活。得到父母的同意後,季華便獨自乘坐火車前往貴州。由於下錯站,季華通過鐵路工作人員聯繫上傅天華後,傅天華沿著鐵路穿山越嶺,連夜趕去接季華。季華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傅天華後,最初傅天華並未同意。但季華在貴州待了10多天,最終説服了傅天華,將她接回內江。

  從此之後沒了雇傭關係

  僱主一家待她如親人

  傅天華重回季家後,他們之間便沒了雇傭關係。1982年,季華結婚後,傅天華便搬到季華家。此後,季華一家人,包括其丈夫、弟弟、兒子等都照顧傅天華的衣食住行。季華多次搬家,傅天華也跟著。直到2008年季華再次搬家後,傅天華搬回季華家的老屋。“當時,季華和她老公都還沒退休,我白天一個人在家待久了,要生病。”傅天華還説,她還考慮到,季華家只有3個房間,她擔心季華的孫子出生後,家裏太擠了。

  季華説,傅天華獨自居住,但衣食住行都是她和弟弟兩家人操持。每個週末,季家人都會將傅天華接到季華家中團聚。“如今,我們早已把她當成親人了。”季華説,她和弟弟已經給傅天華買好墓地,除了養老,將來要為傅天華送終。“曾經,她是我們家的保姆。如今,她年齡大了,我們就是她的‘保姆’。”

  談及季家人對自己的照顧,傅天華也十分感動。“他們一家人對我都很好,把我這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當親人看待。如果沒有他們,我也不可能活到98歲。”

  成都商報記者 姚永忠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