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學校管理者拍腦袋制訂規定 奇葩校規屢屢出現引熱議

2017年01月06日 11:08:04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近日,貴州凱里學院出臺的校內“十條禁令”引發爭議。

  凱里學院的學生把“十條禁令”內容發佈到網上,包括“嚴禁校外留宿”“嚴禁未婚同居”“嚴禁從事非法陪侍活動”等。

  近一段時期以來,一些學校出臺的引發爭議的管理規定為數不少,學校管理何去何從值得人們深思。

  一些規定難以執行監督

  對於凱里學院的“十條禁令”,學院學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現在法律都沒有非法同居罪了,學校憑什麼發佈這個禁令”?

  “凱里學院的‘十條禁令’有些還是有必要的,禁止未婚同居的規定爭議最大,這樣的規定真的能讓學生不未婚同居嗎?”曾經在鄭州大學上學,現在北京一家企業工作的王旭輝對於學校一些不合理規定感觸比較深,他説,“一些不合理甚至奇葩的校規其實源自校方對多樣化學生個性、需求及管理特點的一種應對,以前為何比較少見呢?因為以前的學生沒有現在的學生有個性。”

  近年來,一些學校被曝光的奇葩規定為數不少。

  不久前,據媒體報道,北京一所高校有學生表示,宿舍新出臺一條規定稱禁止學生裸睡,否則將上報學生處給予處分。對此,該校相關負責人對媒體稱,此舉為宿管老師個人行為,通知當天已被擦除。

  不僅在大學,一些中學也出現了類似規定。

  去年年底,福建一所中學的校規同樣在網上引發熱議,具體內容如“私自離校,要交10000元保證金”“禁止男女生交往過密,包括不許並行、共餐、互贈禮品、直接交流”。

  “奇葩校規産生的原因還是在於管理者的非專業性。管理者本身對教育內在規律的認識有限,這就會導致出臺這樣一些奇葩校規。這些規定通常出自學校某一個行政部門或者某一個管理部門,實際上是制定規定的人缺少一些常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説,“比如禁止未婚同居這個校規,出臺這樣的禁令怎麼去執行?又怎麼去監督?如果有人發生這種行為,學校就去懲罰,但學校其實沒有懲罰權。總而言之,學校很難去確認這些事,這樣的規定也不好執行,這些都是問題。”

  奇葩校規有損校規尊嚴

  為進一步了解奇葩校規,記者隨機走訪了北京高校的學生。

  “學校出臺嚴禁未婚同居的規定,沒有可實施性。學校畢竟不是執法部門,難以專門派人在外面調查這些情況。”在北京一所高校上學的王同學説,“我上高中的時候也遇到過很奇葩的校規,比如禁止男生騎車帶女同學。”

  北京一所高校的學生劉玉也向記者回憶了遇到過的一些奇葩規定,“我們學校之前由於出現了安全事故,於是就禁止學生在天臺晾曬被子。學校確實是考慮到學生安全,但由於新校區的宿舍樓剛剛建成投入使用,晾曬被子的設施還沒有安裝好,只有天臺可以晾被子,再加上屋內濕氣太大又沒有暖氣,同學只能去天臺晾曬被子。正常情況下,學校應該從加固護欄或者給學生強化思想教育方面入手,而不是禁止上天臺。這就導致學生根本沒有地方可以晾曬被子,尤其是住在背陰房間的同學,冬天很難熬,被褥都已經發黴了。學校的初衷是好的,但就結果來説,這樣的規定顯然損害了更多學生的利益”。

  “要説奇葩,還得屬我上高中時學校的一些規定:禁止自習時間抬頭,禁止下課時在教室走動。禁止男女生靠的太近,至少保持5米距離——這些實在是太雷人了。”北京一所高校的學生趙穎告訴記者。

  在北京一所高校法律系就讀的李明對記者説,要正確認識好校園規定和法律之間的關係,“一是法律規定過的,校規沒必要再重申;二是法律沒規定的,學校有沒有制定相關規定的權力;三是在管理學生過程中有沒有進行充分論證,聽取學生意見”。

  看似雷人的奇葩校規,其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奇葩校規産生的負面影響在於,有可能造成學生不把這一規定當回事,甚至把所有的校規都不當回事,因為這些奇葩校規本身就很難去實施、去落實,學生在私底下可能把這樣的規定當成一個笑話。這就進一步導致這些規定失去了嚴肅性,這也是一些學校管理工作遇到困難的一個原因。真正有效的學校管理,還是應該增強學生自主管理的意識。”儲朝暉説。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説,近年來,學校的奇葩校規越來越多,被學生質疑“變態”“雷人”的不在少數。可是,質疑歸質疑,奇葩校規還是不斷出臺。這折射出學校管理的簡單化、粗陋化。學校管理者不是從尊重學生權利以及實際治理的效果出發制訂校規,而是拍腦袋制訂規定,不管其是否合法,執行之後會帶來什麼後果。結果是,大多奇葩校規除了派上“吐槽”的用場外,很快就被取消不再執行,然後又制訂其他奇葩校規。

  應幫助學生樹立規則意識

  奇葩校規不僅反映了學校管理問題,也暴露出一些學校在法治建設方面的短板。

  儲朝暉認為,有些奇葩校規不符合法治精神,學校管理者制定這樣一些規定,説明學校管理者的法治意識也需要進一步提升,或者説對於學校管理者而言,法的概念是模糊的,過多從自己主觀層面考慮問題,沒有從法治層面考慮問題。

  “對很多學生來説,當管理者對他們缺乏應有的尊重時,他們就沒有自主意識。包括中小學生都是這樣的。對於學生來説,需要有自我管理意識,能夠意識到自己在校園中的權利和責任的邊界,然後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一個學校或班級應該建立規則,這樣有助於學生樹立起規則意識,自覺地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從教育角度來説,這是一個基本原理。不能這裡出一個規定,那裏出一個規定,動不動就禁止、處分。”儲朝暉説。

  “對學生在學校中的不良、違規行為,可以進行處罰,但是不能隨意、胡亂處罰,而要注意處罰的教育意義。為了實現處罰的教育意義,就必須在制訂校規時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這其實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而且,就治理問題達成共識,也可以提高規定的執行力。比如學生挂科,根據有關規定,處理的方式是重新修讀這門功課、參加補考,但有的學校變成了罰跑1000米。難道罰跑後就不重修、補考了?如果將挂科罰跑的規定向學生徵求意見,有多少學生會贊成?挂科的學生自己就可以這樣處罰自己,將其作為校規,豈不是貽笑大方?”熊丙奇説。

  治理奇葩校規推動校園法治建設,需要校園管理作出一些深層次變革。

  熊丙奇認為,尊重學生意見,把學生意見納入決策,這是現代大學制訂管理規定的基本要求。近年來,我國很多大學都在制訂大學章程,大學章程的主要功能是明確學校的內部治理,界定學校辦學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責,如果嚴格按照大學章程辦學,學校的管理機構是不能隨意出臺規定的。奇葩校規層出不窮,表明學校的章程並未有效發揮作用,並沒有成為辦學的綱領性文件以及學校辦學者、管理者的行為指南。為此,大學要檢討産生奇葩校規的原因,並通過完善大學章程來剷除産生奇葩校規的土壤。

  “一些校園管理者缺乏基本素養,要改變這種狀況,就是要使得校園管理者的産生經過合理的程式,儘量選那些眾望所歸的人。要讓大家都感到這個人是適合做管理者的。成為管理者之後,也應該不斷學習,具備更寬闊的視野,了解教育規律和法治環境,和學生之間做到相互尊重。校園管理者本身首先自己要管好自己。我覺得目前學校之所以出現奇葩校規,最根本原因還是沒有專業的管理,還是在用簡單粗放的行政管理來管理學校。”儲朝暉説。□記者 杜曉 □實習生 韓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