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刷單平臺炒信手段升級 刷手模擬網購全流程避監管

2016年12月23日 13:34:32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耿諾

  打開淘寶買空氣凈化器,看到評論下方齊刷刷的好評,市民趙女士發現了刷單的痕跡——有些好評幾乎完全相同。

  刷單,店家付款請人假扮顧客,用以假亂真的購物方式提高網店的信譽和銷量,從而吸引顧客。這種情況已存在多年,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灰色産業鏈。

  為打擊刷單炒信,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已對22萬家淘寶商家降權、6000余家嚴重刷單店舖封店。所謂降權,就是在淘寶平臺的搜索結果中排名靠後甚至搜不出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嚴打之下,一些刷單平臺正悄然“進化”出新的刷單模式。要整治這樣的不法“黑仲介”,仍需要政府和企業聯合做出更多努力。

  上鉤

  “月入萬元”引刷手入局

  在家辦公就能月入萬元,類似的消息,經常出現在很多QQ群和微信群中。很多人對此已經“免疫”,可一個月前,著急用錢的畢業生小王居然信了。

  剛畢業的小王沒找到工作,之後相信了網上推送“月入萬元”的刷手招聘廣告,成為一名網路刷單“刷手”。

  他進入的是一個叫“合作吧”的刷單平臺。和其他容易被打擊的網路刷單平臺不一樣,這個平臺採取的是會員制,無論賣家還是刷手都要繳納88元的會費,才能進入這個封閉平臺,發佈或者接受刷單任務。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佈聯合打擊網路刷單行為的消息,但小王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不對,“這就和BBS中頂帖一樣,給商家刷個好評,我得十來塊錢,兩邊都合適。月入萬元肯定沒有,一個月只能賺個幾千。”

  “平時有空的都可以來,你來不來?”小王甩了一個邀請連結給記者。每發展一名“下線”入局,作為“上線”的小王都能得到平臺50元的獎勵。這種類似于傳銷式的結構,讓小王感覺比單純當刷手掙得多,來錢快。

  於是,記者進入“合作吧”這個刷單平臺,開始了為期一週的潛水。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