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考得好就給獎勵”不管用
物質刺激能否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調查顯示,與孩子的成績優秀呈正相關的不是買禮物、給零花錢這些物質獎勵,而是父母雙親教育理念的一致性、互相理解支援的親子溝通模式以及家人間良好的的情緒理解與反饋。
比如説,面對教育分歧時,父母選擇“私下再協商”的家庭,其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高達76.10%,成績較差的比例僅為11.98%;“能感受到家人支援和關心”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74.12%,而冷漠、疏離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12.48%。
常以物質手段作為激勵和表達愛的方式,往往容易對子女造成誤導,使他們將父母關愛簡單化為物質的滿足,從而掩蓋、轉移或者干擾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相反,鼓勵和支援才是孩子內心持久的動力。
六、家人共進晚餐,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哪些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優秀?
調查數據顯示,閒暇時父母經常讀書看報的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更高;
爸爸經常和孩子做事(玩智力遊戲、打鬧玩耍、一起運動、一起聊天談心、一起嘗試新事物、一起修理東西、共同保守一個秘密)對孩子的學業水準影響明顯;
家庭娛樂活動越多孩子成績越優秀;而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幾乎每天”或者“每週2-3次”能家人共進晚餐。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