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10歲孩子嫌丟人不坐電動車 家長很“心塞”

2016年12月20日 10:29:10  來源:東北新聞網
字號:    

  近日一則孩子不坐電動車嫌丟人的新聞引發關注。昨日上午,丹東的趙先生説,和兒子發生了一件讓他很“心塞”的事情。

  週末的時候,趙先生的轎車突然壞了,換車之前的電動車還在,用來臨時代步也沒有什麼問題。可誰知週一早上,他照例送家裏念小學的兒子小飛(化名)去上學。可是看到今天自己上學的交通工具變成了電動車,還沒上車,小飛就不幹了,嫌棄電動車沒有汽車好。

  誰知平時還算聽話的小飛開始不依不饒,吵著鬧著,小飛覺得,坐電動車上學,會讓自己很沒“面子”,在同學面前丟人。

  趙先生不明白,孩子還不到10周歲,對金錢的概念甚至都不算十分明白,怎麼就學會攀比車是不是“又大又亮”呢?

  對於趙先生的疑惑,擔任小學班主任老師的劉老師表示,其實這種現象其實並不罕見。

  “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確實和以前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了,孩子們擁有的更多,心思自然也就更‘活’了。”劉老師説,現在的孩子除了文具、書籍等跟學習相關的東西,還擁有一些“額外”的東西。

  家長給孩子買手機,這出於對孩子安全等角度考慮,確實是有好處的,可是有些家長卻會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一個“表達不當”的問題,劉老師就曾親耳聽到一個學生説,如果她考試考到了多少分,父母就給她買一個比哪個同學更好的手機。

  從個人經驗來看,其實大多數孩子們之間的攀比,問題很可能還是出自於大人身上,劉老師表示,她也曾不止一次地見過,家長們在接送孩子的時候,也許是無意的,就當著孩子的面探討誰家的車更好,誰家給孩子穿了什麼牌子的衣服,這無疑都會給旁邊的孩子帶來一定的影響。

  她建議,遇到這類問題,家長們一方面可以和學校老師溝通,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也一定要注意自己日常的一些言行,畢竟家長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