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旅行社低價團貓膩:地接社買團 虧損從遊客身上找補

2016年12月20日 09:19:5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12月2日,針對旅遊市場中惡性競爭卻屢禁不止的“低價團”亂象,一位旅行社負責人李某向本報記者進行了介紹和分析。李某開辦旅行社已有6年,對當前中國旅遊業的諸多亂象有著深切體會。

  李某介紹,目前旅遊市場存在兩種旅行社,一種是專門負責招攬遊客的旅行社,稱為組團社;一種是把各個組團社的遊客通過合併組成較大旅遊團的旅行社,稱為地接社。

  地接社“買團”,不盈利甚至虧損,就設法從遊客身上找補

  國慶期間,雲南導遊威脅並強迫遊客購物的視頻經媒體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導遊辱罵遊客並強迫購物的現象,折射的是旅遊市場“零負團費”的頑疾。

  李某毫不諱言,當下有很多旅行社的主打牌依然是“低價團”。尤其線上旅行社的興起,不斷擠壓線下旅行社的生存空間,競爭更加激烈,價格成了吸引遊客的最大籌碼。所謂“零負團費”,就是地接社在接收組團社的遊客時,只收成本價,甚至願意倒貼錢給組團社,在業內也叫“負地接”。地接社在接單時不僅沒有盈利甚至是虧損的,虧損部分就需要從遊客身上找補回來。

  “提到‘零負團費’就不得不提‘買團’”。李某解釋道,“買團”也稱“賭團”,“賭注”是遊客能否按計劃進購物店購物或去自費景點。例如,雲南六日遊吃、住、行、娛等最低成本是3000元左右,地接社不僅不收組團社的報名費,反而倒貼給組團社每人200元的人頭費,那麼地接社每接待一位遊客就相當於已經支付了3200元的費用。

  怎麼把錢賺回來?地接社一般會和購物店合作,只要將旅遊團帶進購物店內,無論遊客是否購物,商場都會付給旅行社固定的人頭費。但最主要的方式是購物返點,這是“賭團”盈虧的關鍵,變數也最大。

  李某説,購物店通過抬高商品定價,給旅行社和導遊“回扣”,為旅行社“零負團費”提供盈利空間,旅行社為追逐利益最大化,迫使導遊強迫遊客購物,導致了“零負團費”屢禁不止。為了招攬更多旅行社和遊客,一些景區開始打造“大風景區”概念,在景區裏打造玉器店、土特産店等“購物景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刺激了“零負團費”的滋長,形成惡性迴圈。

[責任編輯:郭碧娟]